10套你不可能沒看過的功夫片!
香港電影發展之中,功夫片佔著極重要的地方,外國對香港的印象,不多不少也是從功夫電影之中認識,因此到了2015年的今天,任你去到土耳其、羅馬尼亞也好,你說來自香港嗎?當地人仍然會李小龍、成龍上身給你看!要說本土意識嘛?你真的夠本土,了解香港的過去?

精武門(1972)
「中國人唔係病夫!」這一句對白,加上電影最後一個李小龍凌空飛踢的still shot,就算你未看過電影,都一定知道這些對白與畫面!是的,這電影的確經典,憑著李小龍的氣勢與功夫,在國際上闖出名堂,彷彿替華人爭一口氣似的,而《精武門》李小龍回港後第二部電影,電影以中國人對戰日本人,當然令民族情緒更推上一層樓。李小龍飾演陳真一角,差一點令人人以為歷史上真的其人,影響力甚巨,而電影中的對白及鏡頭,例如「我讀得書少,你唔好呃我!」,更成為不少電影與創作借用的點子,你有甚麼可能沒看過?

醉拳(1978)
我知道,很多人都不再喜歡成龍,但無可否認,他在本地電影發展史上佔了極重要的一位,由袁和平執導,奠定新一代喜劇式的功夫片路線之餘,也將香港的電影推一步推向國際,當中《醉拳》可說是成龍的代表之作,除了在香港上映,更在菲律賓、日本、韓國、西班牙、西德、葡萄牙等上映,當時的成龍不過24歲、年輕、有型又惹笑,飾演年輕的黃飛鴻最好不過。及後更有《醉拳II》及《醉拳III》,當時亦引發出醉拳熱。不計七小福時期,成龍在《醉拳》之中,才真真正正以男主角登場而且真正成名。

黃飛鴻(1991)
由徐克執導、李連杰主演的《黃飛鴻》系列,我夠膽說,是黃飛鴻電影中最有代表性的系列,我們幾乎就將黃飛鴻=李連杰。李連杰全盛時期去演這個人物,集英氣、正氣於一身,帶點幽默,瀟洒不羈,絕佳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加上實牙實齒的打鬥,又有華麗的打鬥場面,實在是上佳作品,當年更在第11屆金像獎橫掃最佳導演、最佳動作指導、最佳剪接及最佳電影配樂!雖然電影台經常翻播此系列,但也算是周星馳電影以外,最能吸引我們不停翻看的電影之一。

功夫(2004)
問心,《功夫》不是周星馳最好的電影,甚至有太多特技,但是我仍然將它列為最應該看的功夫片之一,全因周星馳的用心。眾所周知,周星馳是李小龍迷,在不少的電影中,他也嘗試去模仿李小龍,而且他真真正正有習武,練得一身肌肉也是真的。如果你給他再揀,他可能想做一名武打明星多一點。說回《功夫》一片,最好看的,一定不是周星馳,他的角色,不過是讓一眾本地昔日的武打明星登場的串連角色。電影之中,你看見從前的武打明星元華、元秋及梁小龍,更有真正懂得功夫的釋行宇、董志華及趙志凌,將五郎八卦棍、洪家鐵線拳及十二路譚腿一一演練。同時間,電影更將昔日武打片的掌風、輕功、神掌,用新的方式呈現,向50、60年代的功夫片致敬,就是這些元素,令我認為此片仍是非看不可。

殺破狼(2005)
2000年之後,經歷翻版的洗禮與沙士後電影市道不景氣,真真正正是港產片的愈來愈少,更惶論是製作需時風險又大的動作片。殺破狼可說是一場冒險,由葉偉信執導,將功夫片切初實實融合在現代世界之中,看見新一代武打巨星甄子丹,加上洪金寶及吳京等動作演員,以實拳實打見稱,加入多項綜合格鬥的搏擊技巧,打得實在,也打得痛快,不似傳統功夫片,更有現化技擊格鬥的感覺,將武打電影再一次翻熱的同時,也令吳京的武打明星形象更加突出。老實說,我是不太敢完全睜眼去看這電影,太到肉,太血腥了,看著也彷彿會痛的一樣!

葉問(2008)
殺破狼之後,大家開始重新認識甄子丹,甄子丹更憑《葉問》成為這一代最重要的功夫片代表人物,在香港以至內地票房都極佳,甚至獲得第28屆金像獎「最佳電影」的殊榮。電影同時起著文化傳承的作用,全城帶起一片詠春熱,及後除了《葉問》的電影系列,亦帶來更多武打功夫片及電視劇的熱潮,令到功夫熱一時無兩。直到今年,《葉問3》終於上映,有泰臣出現,比起上一集《葉問2》更令人期待!

武俠(2011)
或者,我提出《武俠》是必看的功夫片之一,你會有點詫意,但是由陳可辛帶來的這一套電影,我覺得卻是不可多得的武俠功夫電影。將古裝武俠片,以推理查案、科學探究的方式去呈現,組合罕見而有趣,將人體經脈以動畫交代,將功夫的威力以科學的角色剖析,的確帶來新鮮感。
不過,這些都未算是令我喜歡得要推介的電影,我最喜歡這電影的原因,是陳可辛透過電影,去探討何謂「俠義」精神,如何才是「俠」?甚麼才是「義」?金城武作為捕快,一味想緝拿疑歸案彷彿是很合情合理之事,看來也很正義,但到後來,他開始用極端的手法來對待甄子丹,到底,這又是不是「義」?義者,宜也。甚麼是「義」與「宜」?手執權力的,就一定是「正義」?還是你做真正的義事,才是真正的「義」,才是真正的「俠」?

打擂台(2012)
《打擂台》的創作原點,我覺得與《功夫》有點相似,其實都是向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一次緬懷。今時今日,功夫片的熱潮沒當年的精彩,真正是香港製作的電影也不多,更難有的是用武打來包裝。此電影找來梁小龍、陳觀泰、泰迪·羅賓,讓你記得香港從前的電影時代,同時間也傳承著功夫片的精神,就是打壞人,無論如何都不認輸,「唔打就唔會輸, 要打就一定要贏」成為了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對白,也是對電影人的一種自勉與互勉。

一代宗師(2013)
其實,梁朝偉太有型,跟葉問的外表當然相去甚遠,但是,卻不得不說這是一套非常有代表意義的電影,看著每一格的畫面,都美得彷彿是一幅畫似的。葉問、宮若梅兩人的互動,令整套電影都格外悽美動人,同時間,每個演員都因此認真去打武術,將武術的美感,用鏡頭的節奏去呈現出從未在銀幕上出現過的藝術美。同時間,與甄子丹的《葉問》系列相比,甄子丹的《葉問》,太過民族情緒,變得有點單調。其實我更喜歡王家衛之中的葉問,真正將故事回到一眾一代宗師的一生,亦暗暗向武術與一眾大師致敬。不過,老實講,我認為電影的故事未夠完整,我期待若干年後,有加長導演版本推出,為張震的角色一線天作更多的陳述,故事將會更完美。

以優惠價訂閱一年雜誌,可獲贈精選訂閱禮品。
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