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齣我們最恐懼的恐怖電影!
無論是7月14抑或是萬聖節,當然是看鬼片的好時候啦!
除了去撞鬼、玩鬼屋、落LKF之餘,不如回憶一下有甚麼電影,一直在我們心底間埋藏了恐懼的種子,以下七齣電影,都是編輯們最心底的恐懼,你呢?

《閃靈》(The Shining) 1980
如果講恐怖電影我不數Stanley Kubrick的《閃靈》的話,應該會被人斬死;而如果你連《閃靈》都沒有過,就不要說自己喜歡看恐怖片。當年的《閃靈》的不少場景,時至今天仍然是非常經典的畫面,例如小童在長廊中踩單車,長廊中的孖妹等等。劇本源自在幽閉的旅店空間之內,受到暴風雪圍困後,由Jack Nicholson飾演的男主角Jack Torrance,陷入瘋狂並企圖謀殺他的妻子和兒子,Jack Nicholson的那一種瘋狂與嚇人的眼神,完全將角色演得入木三分,電影同時留下了不少問號,令不時觀眾時至今天仍在努力解構中。

《鬼眼》(The Sixth Sense)1999
這可說是新類型鬼片的先河電影之一,相信當年有走進戲院的人,應該還記得片末真相大白之時,全場一起「下?」、「唔係呀?」、「唔怪之得!」之類的驚嘆!整個情節,驚嚇不算很恐怖,但那種幽冷的氣氛卻極佳,最後也帶著溫情與哀痛,不是一味的靠聲效嚇人便算的恐怖片,然後「原來誰誰誰才是鬼」的說故事手法亦大行其道,極中一套最出色的,一定是《不速之嚇》(The Others),同樣的手法,卻有不一樣的效果。

《不速之嚇》(The Others) 2001
《不速之嚇》無論是選角抑或整個故事設定都一流,一座維多尼亞式古老大屋已經是絕妙的驚慄故事背景,幽閉效果加上戰爭時代,令整個氣氛更蒼涼。而且Nicole Kidman的演繹也也在到位,將那種神經質而且極之緊張的媽媽角色演得非常到位。一幕疑似有鬼玩鋼琴,房門最後「彭」一聲關上,讓全場都大叫出來!整套電影的節奏與氣氛都非常到位,最後真相大白之時,又是另一個淒美的故事。

《死亡習作》(The Blair Witch Project) 1999
當年上映前,發行商更先在網上發放不同流傳故事及假新聞,令不少人以為是真實故事,成功創造影片的話題性,而且利用16mm攝錄機拍攝的一套仿真實紀錄片的恐怖電影,真實性大增,超低成本的創作換來空前的成功,無論是拍攝手法及推廣手法,都絕對是經典之作。

《28日後》(28 Days Later)2002
《28日後》雖然是喪屍片,但是卻是一套極之發人深省而且叫人心寒的喪屍片!導演是丹尼波爾,叫人信心十足,利用全DV拍攝增加其粗糙的末日感覺。整個故事的設定十分現實,當某病毒由黑猩猩感染到人類身上,人類成為發狂的「感染者」,28日後,全個英國都被喪屍攻陷了,而此時男主角在醫院醒來,帶著其他角色去尋找救援,但最後發現,最叫人心寒的,不是喪屍,而是醜惡的人性,充滿張力!劇末更交待感染者已走到巴黎,然後就是另一套的《 28週後》,不過劇力則不夠 28日後吸引了。

《80分鐘死亡直播》(REC)2007
跟《死亡習作》極之相似,同樣以第一人稱敘事手法拍攝的,一樣玩偽紀錄片手法拍攝。此次故事定為一次記者的探訪,走進一座大廈之內採訪之時,突然發現一名婦人發瘋咬人,然後突然整座大廈被封鎖,一次過集密室(幽閉效果)、喪屍、偽紀錄片之大成,女主角一幕在鏡頭前後拖走,那一個絕望而驚恐的眼神,絕對是經典!

以優惠價訂閱一年雜誌,可獲贈精選訂閱禮品。
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