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回憶系列 90年代同學會:大碟的故事
90年代香港唱片界絕對是上世紀最後一個繁華年代,IFPI榜大賣的大碟銷量是數以十萬起計,與今日賣一萬幾千便開香檳不可同日而語。男女歌手亦步入巨星新舊交替期,所以以下這幾張90年代的最高銷量廣東唱片,亦各有不同故事。
文:望月看星

《夢幻舞台》 譚詠麟 推出年份:1990
在《譚詠麟走過的銀河歲月》一書中,校長透露過自己在1988年初宣佈不再攞獎後,公司及唱片銷售都面臨過轉型的壓力,猶幸當年校長拋開獎項及市場的壓力後,《夢幻舞台》仍得到白金唱片,校長仍深受大家歡心。當中有《K歌之王》前世歌曲《卡拉永遠OK》、《夢仍是一樣》及「他來自江湖」主題曲《明天仍要繼續》。

《寵愛》張國榮 推出年份:1995
譚詠麟淡出,張國榮也暫別樂壇。專心電影令他拍出《胭脂扣》十二少、《阿飛正傳》旭仔、《霸王別姬》程蝶衣及《金枝玉葉》家明一連串代表作,但歌唱事業他仍心不死。當年他簽約滾石推出《寵愛》國語大碟,暑假宣傳鋪天蓋地,狂賣6白金(33萬張),代表了他完美回歸歌壇。代表作不用說吧?「願意今生約定他生再擁抱」

《不老的傳說》張學友 推出年份:1997
張學友被稱為歌神是當之無愧,因為《真情流露》(92年)、《我與你》(93年)、《餓狼傳說》(94年)、《這個冬天不太冷》( 並列 95年 )、《愛與交響曲》(96年)及《有個人》(99年)都是當年最暢銷大碟。論歌曲流行度應選《真情流露》(十首都是上榜歌!),為何我選《不老的傳說》?因為這是張學友演出音樂劇《雪狼湖》是對學友事實以至是華人歷史上的突破,電視電台在狂播造勢,是一個不可多得的集體回憶。

《不想獨自快樂》 蘇永康 推出年份:1998
蘇永康在90年代樂壇其實有一定地位,他代表了中產精英的形象,穿著及配飾有自己一套,拍攝《壹號皇庭》系列入屋,只是紅歌不紅人,《男人不該讓女人流淚》、《從不喜歡孤單一個》誰沒在K房唱過?兩位好友黃尚偉吳國敬為他譜出《不想獨自快樂》及《越問越傷心》將他帶上事業頂峰,業永康盛載了他自己及香港的最後繁華。
即刻重溫

《真情流露》 張學友推出年份:1992
1992年香港只有6百萬人口,但同年推出的「真情流露」大碟,銷售量竟達8白金,可見差不多每個有購買唱片習慣的消費者,家中都擁有這大碟。誇張的是,當時唱片內10首歌曲,每首都曾被派上台,並有一半歌曲成為冠軍歌,可見流行程度無與倫比。學友在這張唱片之後聲勢仍然強勁,最後在1995年,他全年的唱片銷售量力壓麥當娜全球排名第二,只比Michael Jackson為低。

《捨不得你》 鄭秀文 推出年份:1995
要數90年代香港的代表女歌手,Sammi鄭秀文一定無出其右。早在16歲出道的她,在90年代初開始走紅,憑快歌及破格形象晉升成為天后。與不少紅歌手一樣,在轉投新公司前,Sammi曾被短暫雪藏。不過加入新公司後,推出的大碟「捨不得你」後頹勢便一掃而空。這張唱片隨後為她打開了一個天后年代:推出國語唱片,拍電影及演唱會。

《火熱動感LA LA LA》 鄭秀文、郭富城、許志安、梁漢文 推出年份:1992
在香煙廣告仍然可在電視播放的年代,當時會大擲金錢,動用巨星拍出製作認真的MV,而初試啼聲的,正是這首「 火熱動感LA LA LA」。當時華星唱片坐擁郭富城、鄭秀文、許志安及梁漢文四人,推出後大受電視觀眾歡迎,因此繼續推出自成一個系列:「熱力節拍WouBomBa」(草蜢、關淑怡、湯寶如、劉小慧)、「我愛 IChiBan」(黎明)、「愛火花」(張學友)及「打開天空」(陳曉東、陳建穎、陳慧琳、邱穎欣),火紅的年代。

以優惠價訂閱一年雜誌,可獲贈精選訂閱禮品。
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