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Central 三月行為藝術入伍

今年,Art Central 將聯同悉尼著名獨立非牟利機構4A 當代亞洲藝術中心(4A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Asian Art),精心策劃出充滿實驗性的行為藝術項目,實行跨文化對話,致力透過多元化活動,發掘更多新銳藝術家,並推動當代藝術的實驗性創作,激發你的創意思維。

Tobias Gutmann《Face-‐o-‐mat》
藝術家與其極受歡迎、重新塑造和設計人像的《Face-‐o-‐mat》,在結束巴布亞新畿內亞及日本的奇妙歷險後將回歸亞洲。是次展品將置於StreetFoodCentral 的戶外區域。藝術家和對話器結合而成《Face-‐o-‐mat》,憑他所看見的人物以抽象表述方式繪畫。藝術家將每天表演兩小時,每小時創作十幅人像,以抽籤形式選出參加者。

Anida Yoeu《The Red Chador》
在歐洲多國備受推崇的Anida Yoeu即會有《The Red Chador》的全新版本。作品的美學形式啟發自國際領袖常用、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以引起「他者」的關注。近年,全球發生了不少影響深遠的重大事件,藝術家將會在表演中加入多個備受國際注目的政治事件(例如:香港雨傘運動)的符號標誌,以表達其對於美國現況的迷茫和不安。

Simon Pericich《!!!ALL TOGETHER NOW!!!》(2017)
一件利用溶解的垃圾膠袋為主要物料,最後噴上光面用料而成的藝術裝置。其廉價而空洞的製作物質,更突顯出裝置的巨大而不安的意味。SimonPericich 的作品探討社會對未來的不安、對世界末日的看法,以及他所指的「人類終究滅亡的可笑」。

Hannah Quinlivan
靈感來自法國思想家亨利・列斐伏爾( Henri Lefebvre)的節奏分析理論(Rythmanalysis),藝術家Hannah Quinlivan 以短暫性的空間繪圖來捕捉城市生活節奏和藝博會的活力。藝術家將分兩個階段來製作這件藝術品,首先在藝博會開幕前安裝鐵絲網和尼龍組件網,然後在藝博會進行期間,以鹽繪完成作品,呼應在首階段已建好的裝置,以及ArtCentral 往來觀眾的人流和能量。這種對話式的表演方式構成了作品對藝博會本身的時間性、人流和空間的反應。

INFO
第三屆Art Central 藝術博覽會
日期: 2017 年3 月21 日(星期二)至25 日(星期六)
http://www.artcentralhongkong.com
更多內容:
設計界型佬 Marcel Wanders設計師系列

訂閱Esquire雜誌可享7折優惠,並獲贈訂閱禮品一份。
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