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日本特色小屋 5座創意居所
首先弄清一件事,今次介紹的日本「小屋」,跟我們香港人心目中的小屋,定義可能有點不同!
說回今次主題,日本人的建築設計向來大膽前衛,同時又能兼顧空間的善用,所以當地出現不少形狀奇特,但又十分實用的住屋,如以下五座窄長型的建築!

神奈川的Window House
Window House位於海邊,海邊旁有條馬路,為了既可以靠近海岸,又不會阻礙其他人使用馬路的空間,所以建築師吉村靖孝(Yasutaka Yoshimura Architects)選擇以窄長型態的方向發展!

大阪的Gandare House
大阪寢屋川市的面積較小,樓宇較密集,在香港這可能已經成為一個令人煩惱的社區問題了,不過在日本,這樣的地方反而成為建築師發揮創意的空間,如這座Gandare House!

Gandare House是日本建築事務所ninkipen!的作品,處於兩棟建築之間的夾縫中,是一棟三層樓高的狹窄住宅!屋內運用了一個小小的技巧,就是利用大量木結構框架和玻璃進行空間分隔,代替了常用的牆壁,針對窄長的空間來營造寬敞感覺!

藤原・室建築設計事務所想了一個辦法,就是在屋內的不是同層數之間,盡量製造打通的空間,達至一個程度,連從上層窗戶透射進屋的日光,都可以照射到下層,營造更大空間感!

京都的O House
O House是建築師中山英之的作品,正面看,比之前介紹的幾間還要狹窄,落地玻璃似乎是建築師處理這類窄長屋的常用方法,O House都有用上,而且是7公尺高的整大塊,平時可用一塊大窗簾遮着!

空間狹窄,唯有選擇向上發展,高樓底的設計令屋內的空間得以向上延伸,避免令人感覺局促!建築師同時善用屋內每個小角落,例如在二樓設置了一個小閣樓,提供多一個休息空間!

東京的House in Horinouchi
House in Horinouchi,顧名思義,其所在地就是東京的堀之內,是水石浩太建築設計室(Mizuishi Architect Atelier)!整座建築呈狹小三角形,而且只有55平方公尺大!

當你以為三角形的結構會帶來不少空間上的困難時,水石浩太卻一一解決,例如空間中本來存在許多死角,但都一一被打造成收納空間!還有光線問題方面,二樓起居室空間的兩旁都裝上大窗戶,除了讓該空間擁有充裕的自然採光外,也為左右兩側的空間來帶間接式的光線!
另外,我們之前還寫了一篇關於極限建築的故事,有興趣可 按此進入!

以優惠價訂閱一年雜誌,可獲贈精選訂閱禮品。
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