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生活九年 孕育別具匠心的設計
「我從日本人身上學到的,是如何透徹地掌握並一心一意地完成一件事。」阿Rex用柔弱但堅定的聲線對我說。
Rex既是日本文化屋雑貨店香港分店的負責人,也是本地中古服飾店LUDDITE的店主兼設計師。二十歲那年,他隻身走到日本留學,成功考入孕育出高田賢三、山本耀司等著名時尚設計師的文化服裝學院。畢業後,Rex沒有選擇馬上回港,而是繼續留在當地工作,生活了足足九年之多。這九年日本生活的薰陶下,他慢慢培養出對服裝設計的一套獨特見解。
(攝影:Fabiana Wong | 場地:LUDDITE)

日本留學工作
Esquire:那時在日本文化服裝學院的讀書生活是如何的?
Rex:我的班上共有五十多位學生,當中只有五位外國人,主要是來自台灣和韓國,只有我一個香港人。那裡的時裝設計課程要求很嚴格,非常著重培養設計根基,我記得第一份功課就是要在一塊布上縫十米長的線。除時裝設計外,也有參與畫畫、電影等藝術課程,以提升我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在那邊生活令我得著很多,所以畢業後選擇留在日本,在有數十年歷史的文化屋雑貨店工作,直到文化屋社長讓我回港擔任香港分店的負責人。

古着與二手衫的分別
Esquire:好多人把「古着」與「二手衫」畫上等號,你會如何釐清兩者?
Rex:舉個例子,用過的即棄膠杯,是否等於古董?古着跟古董一樣,它們的誕生往往有着時代意義,背後都存在歷史故事。例如1960年後出產的美軍MA-1 Flight Jacket,比1960年前的多了橙色內襯和雙面拉鍊,原因是讓軍人遇難時反轉穿,橙色較容易讓救援隊發現。
但二手衫文化是源自1960年代的美國,那時因為幾間洗衣店儲存了許多客人遺留的舊衣,所以決定在週末拿到街邊賣,這也是舊物市集的雛型。

日本Boro藍染古布作品
Esquire:見你近兩季開始推出自家製的Boro藍染古布服飾,為何會有這設計概念?
Rex:大約八年前左右,我跟文化屋雑貨店社長的兒子到日本的古物市集,見到有好多老人家賣這種藍染古布,十分漂亮,自此我就開始進行搜集。本來價錢賣得很便宜,但忽然歐洲有人開始留意這種古布,甚至舉辦了幾次大型展覽,自此便多了許多買家,日本亦開始有品牌推出相關設計,古布的價值升得很厲害。
眼見收集回來的古布,只能擺着看,所以決定用來製作衣服,推出了藍染單品的副線。

古布的歷史
Esquire:為何這種古布會那麼受歡迎?它背後又有甚麼歷史?
Rex:Boro藍染古布源遠至日本江户時代,那時的窮人因為不會被分配到棉布,只能用麻布,他們為了保暖,就將許多塊麻布縫在一起,再用棉線作密針縫,然後拼上別人不要的碎布,形成Boro古布。因此,古布是由全人手縫製,反映當時出色的工藝技術,這正是古布的珍貴之處。
不過,由於以前的人只會用古布來製成睡衣、被鋪等家中用品,所以我設計服飾時,要構思一些較時尚的單品,再結合古布,新舊融合。

日本人的匠心精神
Esquire:根據你的體驗,日本人在創造力方面的強大,背後原因是甚麼?
Rex:每個日本人都清楚知道自己的興趣和理想,然後可以非常透徹地掌握並一心一意地完成每件事,特別是在藝術設計和創作的範疇上,都能做到匠心獨運。而且,他們很堅持自己喜歡的事情,不會盲目跟隨潮流而改變自己,古着文化就是一個好例子,所以日本能擁有大量別具一格的文化和創作。
反觀香港,有時比較隨波逐流,往往單純地迎合市場口味需要,雖然能賺到快錢,但卻建立不了長遠的獨特文化。

談本地創作
Esquire:有你欣賞的本地品牌或設計師嗎?
Rex:其實香港仍然有許多很有誠意的本地品牌,如Alternative Country,我們常有合作,他們的鞋款也有在LUDDITE售賣。另外Start From Zero也是我很欣賞的本地街頭藝術團隊,他們都有我剛才提及日本人的特質,就是會專心一意地做好自己喜歡的事!
(LUDDITE Facebook / Instagram:@luddite1811 / @luddite1811)

以優惠價訂閱一年雜誌,可獲贈精選訂閱禮品。
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