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節前夕必備! 9大劃時代暗黑電影
萬聖節前不一定要看恐怖片,「暗黑電影」也一樣令人不寒而慄。不同國家的電影都會就人性善惡、犯罪有不同層次的反省。趁著《國定殺戮日:大選狂屠》(The Purge: Election Year)上映時,特別挑選以下9大劃時代的暗黑電影,你是否也在刺激恐怖的氛圍之下,留下「深刻」的反思?

國定殺戮日(The Purge)
國定殺戮日電影系列由2013年開始,集美國科幻、恐怖、驚悚於一身。當年因為預算僅有300萬美元,成功打出名聲的低成本電影。最近上映的第三集,以大選為主題,食正美國大選,以推翻殺戮日以及「瘋狂人類清除計劃」,因此新作比之前的集數更刺激,但你又可以在刺激當中,反思人性。

發條橙(A Clockwork Orange)
恐怖暗黑作的經典,改編自1962年Anthony Burgess所著的反烏托邦禁書,前面先寫典型憤世嫉俗青年,暴力強姦無惡不作。入獄之後「徹底變好」的洗腦實驗,變成「真廢青」,所謂「好人壞人」,還有道德的價值足夠令人思量。

血色童話(Let the Right One In)
要看一定是看瑞典版本的電影。改編自同名小說,是一部非一般的吸血鬼故事,以小女孩身份示人的老吸血鬼,與成日被人欺凌的小男孩,說出人與不老吸血鬼之間的孤獨寂寞。

踏血尋梅
香港以前也曾經有暗黑電影,可惜近年以商業合拍片為主,少有了刻劃人心的主題電影。上年卻偏偏來了一部《踏血尋梅》,成功衝出國際,角逐奧斯卡外語片外圍賽,由一部妓女謀殺案帶出了新移民與城市人的寂寞,同時也在探討生死快樂的重要命題,看完電影後相信你也未能平息心情。

告白
人性本善抑或本惡?由先秦時期百家已經在討論,即使是小朋友也有邪惡的心,而日本片的《告白》就正正說出了社會教育與青少年問題,老師的報復、少年犯人的殺人情節,畫面與音樂都配成強烈的對比。你可能覺得它的節奏偏慢,但情節與小演員的對白卻「句句入肉」。

殺人回憶
韓國電影不是只有催淚片,早前的一部《殺人回憶》可以說是犯罪電影中的暗黑經典。根據當年南韓的華城連環殺人案真實事件改編,在各類韓國電影排行榜都排名第一。10名女子受害,僅1人倖存,兩個警察在還未有普及科學鑑定的年代,嘗試找出犯人,特別寫出警察在正義與犯罪之間的矛盾,以及當年韓國社會大時代的故事。

聖殤
犯罪電影曾經是不少韓國電影人深入研究的課題,要說的《聖殤》是金基德導演的作品。諷刺的地方是以「假聖母」作為主題,說出崎形母子情。冷血的追數男人遇上自稱母親的女人,缺乏母愛的他,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家庭滋味,但女人背後卻有一個秘密。

小姐
韓國名導演朴贊郁的作品一定是暗黑電影的經典,情色、暴力、恐怖、懸疑、報復集於電影主題之中,作品有不少早已成為經典作品,比如原罪犯、親切的金子、饑渴誘罪等。新作的《小姐》,又名《下女的誘惑》,則探究男權主義與女性自主的主題,在各地也成功掀起影評人的熱烈討論。
更多文章:

以優惠價訂閱一年雜誌,可獲贈精選訂閱禮品。
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