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半場》中尋回熱血青春
勵志青春及運動片向來是台灣電影其中一個重要類型,由當年彭于晏出道不久的《聽說》及《翻滾吧!阿信》,到這部以籃球為主題的《下半場》,都在汗水與勝負之間刻劃出成長的矛盾和掙扎。《下半場》由《逆光飛翔》導演張榮吉執導,在金馬獎中也獲六項提名,其中新人范少勳首度擔正當主角,更一擊即中奪得「最佳新演員」獎項。

勵志青春及運動片向來是台灣電影其中一個重要類型,由當年彭于晏出道不久的《聽說》及《翻滾吧!阿信》,到這部以籃球為主題的《下半場》,都在汗水與勝負之間刻劃出成長的矛盾和掙扎。《下半場》由《逆光飛翔》導演張榮吉執導,在金馬獎中也獲六項提名,其中新人范少勳首度擔正當主角,更一擊即中奪得「最佳新演員」獎項。

延續《逆光飛翔》勵志風格
無獨有偶,導演張榮吉前作《逆光飛翔》同樣以身障青年克服自身缺陷為主題,《逆光飛翔》找來視障鋼琴家黃裕翔演回自己,與希望成為舞者的張榕容相濡以沫互相勉勵。張榮吉更憑該片奪得2012年金馬獎最佳新人導演獎。《下半場》延續張榮吉對年輕人題材的獨特觸覺,而兩大男主角朱軒洋與范少勳雖然演戲資歷不深,演繹兄弟之間的矛盾時也頗有說服力。

真人零替身演出
片中的籃球比賽場面刺激而充滿真實感,張榮吉在籌備時已要求整部電影要拍出真實感,全部場面都由演員親身上陣,不可使用替身,而嚴謹的製作要求也令《下半場》成為第一部獲得高中體育總會授權使用台灣高中籃球聯賽(HBL)名稱的電影。

製作團隊早於2017年10月在全台灣公開招募,挑選出一批真正的籃球員,並加入幾位有籃球根底的新生代演員,再以半年時間進行表演、球技、體能等訓練,每場球賽都是「零替身」演出,誠意可嘉。「上半場失去的,下半場贏回來。」既是電影的中心思想,也是歡迎對號入座的人生道理。是時候讓我們重拾被麻木了的熱血感。

以優惠價訂閱一年雜誌,可獲贈精選訂閱禮品。
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