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ha Hadid早期畫作及草圖展覽 There Should Be No End To Experimentation
香港人對已故「建築女皇」Zaha Hadid絕不會陌生,尤其是我們在理工大學朝見口晚見面的那橦Innovation Tower就是她的創作之一。藝術三月,接近她離世一年,英國Serpentine Galleries聯同Zaha Hadid Design設計工作室舉行《There Should be No End to Experimentation》,透過展出Zaha Hadid早期筆下的畫作,去回顧她傳奇的建築生涯。

《There Should be No End to Experimentation》
「建築女皇」離世接近一年,英國倫敦Serpentine Galleries藝術總監Hans Ulrich Obrist帶頭顆拍多個單位,舉辦紀念Zaha Hadid的展覽,展出她的早期畫作和草圖。今次在香港的展覽更有不少是從未展出過的作品,包括一段集合Zaha Hadid過去25年的建築作品短片,還有不同手繪畫作品、素描和私人筆記。

《馬列維奇的構造》(Malevich’s Tektonik,1976-77)
Zaha Hadid在AA建築學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 London)的畢業項目,亦是她最早期的畫作之一。她設計了一家建於泰晤士河畔亨格福德橋上,一個水平「構造」的酒店,這亦與她之後《The Great Utopia》的設計一脈相承。

《山頂》(The Peak,1983)
除了大家在PolyU的Innovation Tower,其實Zaha Hadid在香港的作品始見於80年代的《The Peak》。當時她從從設計學院畢業只有短短5年時間,就參加了香港一所休閑clubhouse的設計比賽。她的大膽設計,是建議在大平山山頂散開多個不規則又懸空的面和拔地碎片,最後除了勝出比賽,亦令她享譽國際。

《大都會》(Metropolis,1988)
展覽中,可以欣賞中畫作形式的「大都會」。

《馬德里的願景》(Vision for Madrid,1992)
面對城市到了20世紀的高速發展,這個城市籃圖就是為了防止馬德里市崩潰至無形。

虛擬實景體驗
傳統的「看」展覽,今次展覽與Google Arts & Culture和Zaha Hadid虛擬實境團隊合作,打造了4個實驗性虛擬實境體驗,讓參觀者可以體驗到轉化成3D立體空間的Zaha作品。
《Zaha Hadid:There Should Be No End To Experimentation》
日期:即日至4月6日
地點:太古坊ArtisTree
時間:10am – 9pm

以優惠價訂閱一年雜誌,可獲贈精選訂閱禮品。
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