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看十部特色相機 影相不是只有專業
有些人覺得影相一定要用單反,而且要用到勁專業的器材,一大堆閃燈呀反光板呀又要入 Studio 等等,不過個人就覺得,攝影除了專業以外,還可以是態度,一種讓自己和別人思考的媒介,也可以是聯誼交際,更可以單純是惡搞。這次帶大家看十部專業以外的相機,你,又係邊種呢?

1. Pentax Auto 110 超微單反
由淺入深,我們先看些比較接近傳統相機的東西。110 是菲林年代其中一個標準,菲林本身比正常的 35mm 小得多,所以相機也可以做得更加細小,而 Pentax Auto 110 就是這類相機當中最具代表性的型號,除了作為單反,體積細小得誇張以外,也是這類產品之中唯一支援換鏡的,如果不介意人篇幅細小而相質較差的話,用來旅行實在是一流。

3. Olympus PEN EED 文青必備
大家未必知道,現在 Olympus 的 PEN 系列 Micro 4/3 相機,名字是來自數十年前的半格相機 PEN 系列。所謂半格就是正常一格 35mm 菲林,PEN 可以拍兩張直身相片,所以即使正常橫向拍攝,相片卻是直身的,而且一筒菲林可以影 72 張,但當中除了單反系列的 Pen F/FT 之外,還可以 100% 正常使用大概就只有用 PX625 鈕電推動測光的 EED 了,其他型號都是 硒電池供電,用得幾十年早已老化。

4. Polaroid SX70 Sonar 大頭怪嬰
對於一眾文青來講,Polaroid 的 SX70 即影即有相機早已不算陌生,作為一部可以摺埋的即影即有單反,SX70 是很收歡迎的,只不過對焦還是要靠手動,相對來說 SX70 Sonar 就不同,雖然樣子有點怪,但透過開機後頭頂附加的聲納裝置,它可以在半按快門時利用聲納偵測物件距離然後對焦,當年來說是頗先進的技術。

5. Fuuvi Megane Camera 聰明的設計
接下來就開始講一些玩味較重的相機。首先有來自日本 Fuuvi 的產品,上圖的是一副像眼鏡,但沒有眼鏡臂的裝置,其實它本身是一部相機,不過好玩的是它將鏡頭安放在鏡框正中,所以要拍照的話只要將眼鏡框對準就可以,好聰明的設計!而且提供多色選擇,不影相都可以用來做潮流配飾,過癮過 Google Glass 多多聲,最重要是已經有得賣嘛。

6. Fuuvi Bee 8mm Camera 輕巧拍片機
同樣來自 Fuuvi 的,還有一部迷你的攝錄機 Bee。除了設計外最大的有點是輕巧,數十克的重量掛在袋上隨便拍都可以。做得攝錄機設計,除了影相外它當然還可以拍片。透過小小的觀景器可以一路拍一路望,但注意太近的話會有視差,看到和拍到的會有一點分別;其他規格就不用說太多,反正這類相機仔都是玩樣居多,不用太在乎質素啦。

7. Lomo Sprocket Rocket 超級 Wide angle
接下來一連三部都是來自 Lomo 的相機,首先是 Sprocket Rocket,從外貌看它除了比較長、外表有點滑稽以及顏色比較鮮豔以外,好像就沒有什麼特別。不過只要看看之後一張樣本相片,你就會知道了:

無錯,除了相片比例怪過人之外,Sprocket Rocket 拍出來的相片和一般 35mm 菲林不同,是連同旁邊的孔一併使用的。它本身是一部超廣角的相機,用來影風景也好,大合照也非常之適合。

8. Lomo Spinner 360 一掃全景
看到圖的第一克你可能會講:「哩部都係相機?」無錯,它的確是一部相機,而且是一部很特別的相機,因為它拍照不是用快門鍵,而是用手柄上的圓環。只要拿穩,扣住一拉,相機本體就會在轉動的同時不斷拍照,形成一張全景相片,最多更可以影到 360 度!不過這樣影的話,當然也會非常浪費菲林,所以要得心應手,看來還是得多多練習以及「交學費」才行。

9. LomoKino 電影人至愛
再來一部不似相機的相機,原因好簡單,因為 LomoKino 本身是一部用 35mm 菲林的攝錄機,利用直向卷片的方法,一格菲林可以影到四格,如果是 36 張菲林的話就有 144 格;而且它是用手攪的方法曝光,所以只能做到大約 4-5fps,所以出來的影片在無聲(因為全手動,當然你可以另行收音)之餘也會有點跳格的味道。除了本體以外,Lomo 也為它推出了不少配件,可以用來掃描底片,又或是直接看成品等。

10. Lytro 特別形狀 x 特別技術
最後來講一講較現代化的相機,Lytro 或者未必人人聽過,但近年手機上興起先拍攝後對焦的技術就是由它帶起。相比一般手機用連拍多張不同對焦點相片再處理的方案,Lytro 用的是光場技術,一次記錄整個環境的數據,所以需要用來成像的元件就比較長,也是它造成這個樣子的原因;如果不喜歡,口袋又有多幾個錢的朋友,或者可以選擇較貴、較專業又較似一般相機的 Lytro Illium?

以優惠價訂閱一年雜誌,可獲贈精選訂閱禮品。
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