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 Hoffman 史上最廢汽車?
新車固然多人鍾意,但舊車也自有其市場;同樣道理,有人鍾意靚車,都會有人花光心機捐窿捐罅找出最醜樣的車來記錄。不過今次介紹的 1951 Hoffman,除了醜樣之外,更被外國的試車者評為「每一個範疇都作出了最錯的決定」!

要做到「史上最廢」,第一件事當然要夠醜樣。老實說,個人覺得 Hoffman 其實是一部落足心機設計的汽車,雖然是醜樣,但整車要做到圓弧形難度其實是頗高的,尤其是 Hoffman 全世界只有一千零一架,是全手工產物。

在前二後一的設計上,Hoffman 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使用後輪轉向之餘,竟然將引擎和後輪固定在同一條軸心上,簡單講就是轉向時不只後輪會動,而且連引擎本身都會動!這麼大的重量在後面拋來拋去,穩定性可想而知。

回說這部車的引擎,作為一部產量只有一部的 50 年代手工汽車,其引擎只有兩個氣缸,馬力也只有小小的 6.5 匹,極速也只有 45km/h。重點是,這副引擎馬力雖小,但聲勢驚人,音量絕對和千匹超跑有得比!

至於波箱也是 Hoffman 的奇怪之處, 50 年代的車用棍波非常正常,但 Hoffman 的棍波卻不時採用現時流行的 H 型佈局,反而使用和自動波一樣的直線轉波,而且波段之間沒有阻力,簡單講就是你不會知道自己是否有入波!

比較順眼的地方是,Hoffman 使用了和 Volkswagen T1 一樣的雙車頭玻璃設計,看上去還算順眼。其實會用到這個設計,主要都是因為當時的工藝還未可以做到曲面玻璃,所以才會用兩塊玻璃來做類似的效果。

看過車頭來看看倒後鏡,這樣看過去好像沒有什麼問題,但其實當你上車後,就會發現只要你不特意去看的話,不論是左鏡還是右鏡到時剛剛好被車頭 A 柱 完 全 遮 住 !要安心地邊駕駛邊望鏡是沒有可能的啊。

好了,那麼上車的方法呢?首先 Hoffman 使用的是「自殺式車門」,打開的方向是和一般汽車相反的,偏偏打開後你會發現輪拱正好將上車的路線完全擋住,所以用腳上車是不可能的,你只能用你的屁股(一邊不斷碰撞車門地)先坐到座位上,然後艱難地將腳逐隻用手搬上車!

你以為奇怪設計就這樣完了嗎?對不起你要失望了,因為當你想關起原本打開的車窗時,你會發現在沒有窗鉸的 Hoffman 上,要關窗就要拉下皮帶,然後將細小的孔對到門板的鈕釦上,簡直麻煩到極,而且經過這麼多年,皮帶已經用到就快爛,基本上是不能成功關窗的。

好了,奇怪設計終於在入油的時候來到尾聲。油蓋設在尾窗上方(現代汽車來講是車頂),而且更是搞鬼地剛剛好偏離中軸那麼一點點,只要你有一點強迫症就一定會發癲;更較少的是,油管是穿過車廂才落到引擎的,無錯,藏在你頸背後那條油管正在「油來油往」!

雖然說這部 1951 Hoffman 的確是極盡奇怪之能事,但也因為基本上沒有任何一個範疇符合現今(甚至當時)汽車設計和使用的常規,以及全球只有一部的產量,讓它成為現今世上最難得一見的汽車,如果上看外國傳媒的試車報告的話,可以參考以下連結,我不知你會有什麼感想,但至少我對它是一見難忘的。

以優惠價訂閱一年雜誌,可獲贈精選訂閱禮品。
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