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 a Pro Instagrammer Like 是怎樣煉成的?
自從社交網絡流行,不論是 Facebook 還是 Instagram,「呃 like」彷彿成為了人生的必修課。在 Instagram 上大家或者會發現,名人的相片可以輕易的獲得大量 likes,不過即時是名不經傳的人,其實也可以透過拍出突出的相片,成功突圍而出。但到底如何才可以成為那個人,看過本文之後,或者你會有所領悟?

1. 買部靚相機?
雖然說買相機不會送技術,不過不能否認的是,有一部分相是一眼就看得出不是用手機影的。所以一部好相機也可以是得到靚靚 Instagram 相片的工具,當然,代價就是要先用相機影完,再搞一大輪才可以在手機 upload,費時失事又違背 Instagram「Insta」的意義。

3. 對,別用 Instagram 的內置相機
大家可能注意到我們是講手機的相機 app,而不是 Instagram 的內置相機。這是因為手機相機的設定比較多,只要影相時預留足夠位置剪裁相片,就可以在 Instagram 再進行後製。而且現在 Instagram 可以支援正方形以外的比例,還用 Instagram 相機的話彈性就更少了。

4. 善用 Instagram:找回消失的濾鏡
濾鏡可以說是 Instagram 的致勝之道,所以多年來他們也致力去令這功能更加完善。近一兩年 Instagram 加入了不少濾鏡,但大家也可能發現當中有些舊濾鏡消失了。其實只要將濾鏡列表拉到底,就可以在「編輯濾鏡」裏將這些消失的濾鏡重新啓動。

5. 善用 Instagram:善用濾鏡功能
近年新加入有關濾鏡的另一個功能,就是濾鏡微調。如果覺得加入濾鏡之後相片「味精」太重的話,可以再按一下相同的濾鏡,就可以在 0-100% 之間微調濾鏡的強度,又或是選擇是否加入邊框,從而製作出自己喜歡的相片。

6. 善用 Instagram:內置相片編輯功能
有些朋友可能只會用 Instagram 玩濾鏡然後上載相片,但就忽略了 Instagram 新加入的進階功能。其實現在的 Instagram 已經不只得相片發佈和濾鏡功能,在選擇濾鏡的畫面也可以開啓進階的相片處理工具,裏面可以對相片作出不同的微調,甚至可以修復部分流失的光暗細節。

7. 用其他 app 配合 Instagram
雖然說 Instagram 的功能越來越強大,不過它始終不是專門影相和執相的 app,所以遇到某些情況 - 例如最常見的美顏 - 的話就顯得乏力了。也因為如此,所以在用 Instagram 前先用美圖秀秀之類 apps 將相片處理一次已經是常識。不過更進一步的話,大家還可以用其他 apps 先製作全景相、魚眼效果或影片等等再用 Instagram 分享。

技巧篇:拍食物
一般人拍食物,都會選擇用和自己看東西一樣的角度斜向下拍。這樣的確可以拍出不錯的相片,不過要更吸引人,其實可以嘗試用另一個角度,由上方垂直影落去,利用不同形狀的容器作構圖。如果在拍攝之前落多點功夫,先將碗碟排列一下的話,影完之後將相片調亮一點,顏色鮮豔一點就可以得到非常出色特別的效果。
圖片來源:Buzzfeed

技巧篇:拍城市
拍城市其實技巧不多,最重要的反而是找風景。要找城市風景除了特色的建築外, 最常用的大概就是街道 / 通道的消失點了。只要找到消失點再將之安排在正中間或格線的位置上,影好然後加一個配合環境和心情的濾鏡就已經好靚。
photo by @qcici

技巧篇:拍人像
這裏講的是真的人像,而不是自拍,所以找對環境是很重要的,首先是背景不能太複雜,最好是有一定規律的;色調和人的衣服也不能撞色,簡單講,要讓人將集中力放在相片中的人身上,最好還是隱約帶點紋路淨色背景吧?其他技巧就比較少,大約就是影完之後先讓對方看過,收貨才貼上 Instagram 吧,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啊(笑)。
圖片來源:Buzzfeed

技巧篇:拍風景
風景照除了拍出廣闊的感覺外,其實也可以選擇風景裏值得留意的小東西,例如小屋或樹,作為畫龍點睛的作用。一般來說如果是日景的話可以選擇將對比度調低,加上暖色調的濾鏡;而夜景的話,稍為提高對比度和偏黃或紅的濾鏡則可以加重城市的繁華感。
圖片來源:Buzzfeed

拍攝之後:落 tag 的技巧
無錯,自從 Facebook 引入 hashtag,大家都開始亂來,甚至將自己每一句想講的說話全部在前面加個「#」變成 hashtag。事實上,hashtag 作為索引用途,必須要落得精準,作為基本的話,和本土有關的 tag,又或是和相片內容有關的簡單字句,都有助讓更多人看到自己的相片。而如果想將自己的相片在 Instagram上分類的話,也可以使用獨特的 hashtag 作辨認。

拍攝之後:將相片加入不同平台
相信不少朋友在分享相片的同時,都會將相片同時發佈到 Facebook,不過除了以朋友為主的 Facebook 外,如果想讓更多人看到你的作品,其實也可以將相片分享到較多攝影愛好者的平台如 Flickr 等,這樣或者可以吸引一些識貨之人和你交個朋友啊。

以優惠價訂閱一年雜誌,可獲贈精選訂閱禮品。
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