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對耳機的選購指南
常常說女人有無限的化妝品和衣服可以買,其實男人都有無限的科技產品,不時透過身邊朋友、廣告和社交網絡等等誘惑。女人圍埋可以講扮靚,男人就一定是談論如何選購不同的產品。這次我們來看看新近興起的個人影音,最切身的耳機部分到底應該如何選擇?

訊源
所謂的訊源,就是講和耳機配合的是什麼裝置。雖然現在的主流還是用手機聽串流音樂,不過如果對於音質有追求的話,大概都會用專用的播放器,甚至有些會加一個流動的放大器(例如上圖的 Astell&Kern AK380 加上專用放大器)。這樣的話用家就可以有更多空間去選擇耳機,因為專用的播放器(甚至加上放大器)的推力,即是輸出強度普遍會比手機強大,能夠配合一些阻抗比較大,也就是比較貴的耳機使用。

風格
其實所謂風格,就是決定大家選擇什麼單元的耳機。所謂單元,即是耳機用來發聲的部分;而現在市面上的耳機主要分為動圈和動鐵兩種單元,當中上圖的動圈,結構其實和我們生活上常用的喇叭沒有分別,都是經過多年發展,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的設計。根據不同的物料,動圈可以應付到絕大部分的題材和音域,尤其是在營造節奏感的能力上,動圈會比較出色。

至於上圖的動鐵則比較特別。由於體積一般極之細小,所以動鐵多數會用於耳塞形耳機上,而由於其設計是以一塊小鐵片的震動來發聲,所以聲音一般比較「乾淨」,尾音時會聽到沒有很多迴響,有嘎然而止的感覺,比較適合清脆的、爽快的樂曲。雖然這種特性未必個個喜歡,但其好處是一般比較易推,即使是手機都可以發揮到其實力。

使用形式
最後就要看大家希望在什麼情況之下用耳機了。因為現時市面較流行的耳機有數種,當中相對比較多人用的會是入耳式或是普通耳塞,因為很多手機都是附送這一類耳機。它們的好處是體積細小,方便攜帶,但相對來說要做到好的空間感就比較難。一般耳塞不會進入耳道,對一些人來說比較舒適但壞處是容易鬆脫;入耳式的話則比較穩陣,但由於和用手指塞住耳孔無分別,所以會有所謂的聽診效應,未必人人能夠習慣。所以如果是運動型耳機的話,一般都會會是非入耳的耳塞,但會加上防止鬆脫的耳膠。

至於一般過頭式耳機也分幾個大類別,分別有開放式、密閉式,而各自也有 on ear 和 over the ear 的選擇。開放式耳機在耳罩上一般有氣孔,不會完全將外界的聲音隔絕,在街上使用比較安全,但音質相對就會差一點;密閉式的話音質當然較好,但和入耳式同樣會有聽診效應之餘,夏天戴的話也會比較侷,或者會有點不適。當然,如果是在家使用的話,一般都會使用容許最高音質的 over the ear 密閉式耳機,有些專業用途例如錄音和 DJ 也會這樣使用。

以優惠價訂閱一年雜誌,可獲贈精選訂閱禮品。
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