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家謙|由Call機到「17」

直播App「17」紅翻天了。最近,人人都忙於看別人,或讓別人看自己的生活直播;Social Media影響力之大,改變的豈止社交方法,連生活模式亦受影響 – 最起碼,在那很久的以前,我喊一句:「吃飯!」之後,拿起的是筷子,而不是手提電話。
世界轉得有多快?早幾天,才從朋友的孩子口中聽到「老啲嘅人先玩Facebook」這個說法,連Instagram都不夠Instant了,Live Streaming才夠好玩。從不否認自己已成老嘢乙枚,故為免脫節,也人有我有的Download了,心想自己既沒34C又無黑絲長腿,直乜鬼播呢。科技進步得讓我們能用一部智能電話接通全世界,且越來越快,越看越近,要找一個人,或想知道他的近況,只要一機在手,就最少有五、六種方法;說方便很方便,但偶爾也會懷念我仍是個中學生的年代,聯絡別人那種麻煩中附帶的點點趣味。

中五那年擁有了人生第一部傳呼機。冒著被父母以為我加入了黑社會的危險,為的,還不是追女仔。深信我輩麻甩,都有過向Call台職員盡訴心中情的經驗:「唔該……留說話……同機主講,今日玩得好開心,你返到屋企未?天氣涼,著多件衫呀……同埋問下機主,我哋……唔係我同你,意思即係我同機主……幾時再出街呢……」那時真不知哪裏來的勇氣。留言只是頭關,聽回Call台姐姐用機械式、毫無起伏的聲線快速重讀你的心聲才真正攞膽:「咪住!」你急忙道:「你漏咗『早抖』呀。」

落Call好玩,等Call到那份心情又是另一種的七上八落:打去Call台、機主Check call、講密碼。聽到女友的留言 - 縱然那是由一個阿姐讀出,還是會開心上半天的;試過把女神留給你的說話「鎖」起來嗎?我有,方便自己不時翻看嘛。只是每次更換電池,機器Reset,就甚麼都不剩。不用太傷感,總有些戀愛,為期會比電池壽命更短。

那個時候,散銀隨身,為方便覆機;Call機一響,四處找電話亭;後來「天地線」出現,以為問題得以解決,卻總是潛水,不站在接收站附近都聽不清楚。今時今日談這些就像講歷史,連提及為了讓SMS的費用便宜一點,轉到與伴侶同一家網絡供應商 - 其實不過六、七年前吧,都幾乎要加上「想當年」作開頭。沒辦法,世界轉得比噴射機還要快,好些東西,熱潮未完就已過氣;紅極一時的微博早失了蹤,Twitter像對住牆自言自語介面又太沉悶;Facebook和Instagram算是長命,最近大出風頭的17,也不知玩到幾耐。想說的不是科技進步令人關係疏離那種陳腔濫調,只是間中還是有點懷念那段用上九牛二虎之力,才能讓妳知道「有我在」的日子。距離造就幻想,走得太近看得太清,連幻想的空間都容不下,好像沒那麼好玩呢;習慣方便,我們都回不了舊時,就像那段在清澀歲月談的一場戀愛,已回不去了。

訂閱Esquire雜誌可享7折優惠,並獲贈訂閱禮品一份。
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