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長輩「社交搭訕」的對應方案

簡單直接:忽略交友邀請
所謂忽略,當然不是要你直接按下「刪除邀請」,否則對方一入你 profile,發現又要再申請好友,只會不斷重試。真正的忽略,其實是直接不理,不確認也不刪除邀請。長輩問起?直接的回應就是「可能 miss 咗,我返去睇睇」,然後下次同再下次見面不斷重複……

無聲無息:加入限制名單
芸芸長輩中,總有幾個隔不到三兩個月就見面一次。面對這裏長輩,拖延戰術大概就無效了,此時大家或者會覺得,不如直接封鎖算數吧?不行,這樣太着痕跡了,不過相對來說,加入限制名單就比較低調:朋友照 add,不過基本上除了設定成公開的貼文,基本上所有其他東西都不會被看見。嗯,安全了。

高手過招:群組管理
如果你面對的長輩跟你講,無理由完全看不到你更新,你肯定做了手腳,那你就遇到對手了。此時不必緊張,先採取拖延戰術,然後將自己的朋友分好組別,再將所有長輩朋友歸類,然後敏感貼文全部設定為只有長輩不能觀看,無關痛癢的文章就可以照樣讓長輩見到。濃度這種技術,長輩們大概無話可說了吧?

進階技巧:標籤與活動管理
或者大家覺得管理好自己的發言已經足夠,不過如果識玩社交網絡的話,其實還是有機會看到朋友被 tag 的相片,又或是朋友 like 過回覆過的貼文。要避免這類私隱被看到,大家就要在私隱設定中設定好,不要讓被 tag 的相片在 timeline 出現,另外活動也要設定好只有自己可以看到,這樣就萬無一失了。

終極方案:開放溝通
其實搞那麼多,都是為了讓自己在社交網絡上過得舒服一點,不用「就住就住」。只是與其搞那麼多小動作(雖然好多其實不是針對長輩)去禁止長輩涉足自己的世界,不如考慮多點和長輩溝通,大家互相瞭解對方的想法,這樣對彼此的關係應該會更有好處 - 畢竟社交網絡就是用來增加人與人的連繫,事事提防就顯得和願意背道而馳了。
YOU MAY LIKE
Esquire_Paper
Esquire Magazine

訂閱Esquire雜誌可享7折優惠,並獲贈訂閱禮品一份。
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