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到「一」
- 26 Mar 2015
喜歡球鞋喜歡到一個要翻資料看歷史的地步,那是件很合邏輯的事情……
不少朋友都知道我是個波鞋痴,平時去街總是便服一度配球鞋。太太老是埋怨我為何經常拿著新球鞋像著了魔般端詳,復又上網東找西找看資料。當然,要求她完全理解我輩男人的浪漫之可能性似乎不高,但我可是真心相信自己正在做件非常嚴肅的事情;玩,都可以玩得認真,了解球鞋的背景和歷史,也是玩波鞋的趣味所在,事情的本質與歷史學家翻看史書、地質學家拿著石塊研究無異。
除了AJ、Kobe等籃球鞋之外,Air Max系列亦是我杯茶,除了果句:「容易襯衫吖嘛!」之外,它亦是一個充滿故事的系列。經過無數次復刻的Air Max 1早被奉為經典,亦被視為Air Max系列的首發球鞋;但大家可知道在它之前,其實是有雙從未出現過的Air Max Zero?


近30年前,Nike副總裁Tinker Hatfield構思設計一雙全新運動鞋,而上圖就是他當時繪製的手稿 – 甚麼?不像Air Max 1嗎?當然。那時因各種問題和限制,最終未有把此設計付諸落實及生產;Tinker Hatfield亦作出修改,令鞋子變成現時大家所見到的Air Max 1。
雖然當年未有推出,但沒有它,就沒有Air Max 1;即使有,亦大概不會是現在這模樣。這一畫在紙上的想法,可說間接影響了近30年的創新。雖然未能成為第一款Air Max產品,可是在多年後的今天,它卻成為了家族的新成員!

鞋子取名Air Max Zero ,光看名字便知道它是Air Max 1的「前輩」。除了招牌的外露氣墊外,亦配以網面及無縫技術;奇怪近30年前的設計在今天看來仍不過時?很簡單,因為這就是經典。
縱然家中的球鞋早已堆積如山,但作為經典,也就沒有Skip的理由;家人投訴嗎?唔……「你有見過研究歷史的人會把歷史書丟掉嗎?」就這樣跟他們解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