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餘馬拉松私記(下)

- 3 Mar 2017
錯過了關鍵時刻的訓練,狀態不可能一時三刻操回來,之前的努力等於是白費了,真要參加比賽的話,我就得從頭開始。
回到香港後收到Nike給我比賽專用的鞋。望著新的跑鞋,我想要是從沒穿過就落場,新的鞋子可能會成為一個問題,好吧,就起碼把它用得舊一點。於是我自己又開始了臨急抱佛腳式的訓練,一方面害怕練過龍令身體恢復不了,一方面覺得要練多點才行。短距而密集的練習後,在信心徘徊於低谷的情況下,終於到了2月11日,也就是比賽的前一夜。
比賽前的幾天,因為剛從歐洲回來,工作堆積如山,睡眠本來就不足,即使是比賽前一晚,當傳媒群組有人說怕會太緊張睡不著,我擔心的只是工作太多連睡覺都沒時間。
結果是,在工作到凌晨時份後,腦裡有句話提醒了我:「話唔定聽日你會猝死呢﹗」別以為那是誇張的比喻法,因為之前強度最高的訓練,我才跑了14、15公里,跑完後足足以花一星期時間才走得不似個痲痺病患。我實在不知道真要跑21公里會有甚麼後果。如果要死,現在做太多好蝕底,於是三分鐘後我已經睡死了。

天未光的時候,我坐上空空的火車到達尖沙咀,吃了美妙的「牡丹樓(McDonalds)」早餐後,在Nike的教練帶領下做了最後熱身,便準備開始我的半馬比賽。
比起和一班同伴練跑,又或是自己一個人跑,正式比賽又絕對是另一回事。我小時候每次考試,都喜歡倒數結束的日子。馬拉松時我又用上同一習慣,21公里,我估計因為人多的關係,首兩公里應該都只是半行半跑的吧。
但朋友,我太天真了。或者10公里賽的確是這樣子,但半馬的參加者卻不是人咁品,一過起點大家就已經開始搏命了,幾多高手像開著電單車般飛了出去,而我在不情願的情況下,被後面洶湧而來的大軍逼著要加速加速再加速。

「留前留後」的策略被瞬間瓦解,我以比起自己慣常速度更快地進行了頭段比賽。由尖沙咀一直到荔景均速行進,絕大部分人都精神奕奕的前進,人潮由頭尾都把我包圍。疲倦感慢慢浮現,洗手間、飲水點不時出現。但看到停下來等廁所又或是飲水的人們,我明白到他們不過是找個理由休息,而我一直告訴自己在到達折回點不能慢下來。
這時第一個里程牌終於出現,說明我原來才僅僅完成了7公里的旅程,本來我想給自己機會透一口氣飲杯水,但同時我卻看到標示給馬拉松選手的28公里指示。這時我強烈地感到馬拉松選手實際上有多厲害,因為如果要放棄的話,這裡也許已經算有交代了。
這念頭只不過一閃而過,在未曾盡到最大的努力就放棄始終不是我會做的事。自己的意志是一回事,身邊的人是一回事。周遭不少人開始慢下來、停下來,自尊心告訴我不能像他們一樣,於是我繼續跑;身旁許多年紀比我大的阿姐大嬸仍在繼續前進,自尊心告訴我不能輸給他們,於是我繼續跑。
我開始嘗試令自己分神,眼睛追趕著那些七彩的跑衣紅橙黃綠青藍紫;追趕那些穿起緊身跑褲顯得曲線優美的女跑手;追趕那些在跑衣上寫上各式各樣標語的,尤其是那句「Together, We run Further」,我深深同意,因為如果不是眼見身邊的人還在努力,我一個人可能這麼起勁嗎?

然後我跑進了傳說中的西隧,經歷體能急速衰落才完成三分之二的距離,到出口上斜時,我只能龜速前進。最艱難的迥旋處,傾斜的路面令我足踝感到每步的劇痛,我忍耐著直至回到高速公路上,最大的危機在這時出現。這時路上一個凸起物落在眼前,意識上我知道必須要避開,但身體卻完全不聽使喚。雙腿已經離開了我的控制範圍,然後我好像啟動了自動毀滅裝置似的踢了上去。在狠狠地摔倒之前,我反射性地大步踏前,避免了最狼狽的結局,但那動作卻給我膝蓋帶來了最強烈的挑戰,周邊肌肉已經無辦法維持穩固,隨之而來每一步都有著強烈的刺痛。
我忍耐著減慢速度希望降低對膝蓋的負擔,而這時我對於比賽的目標已經變得很簡單,就是單純地完成賽事,我告訴自己即使是要在地上滾過去,也得要完成,畢竟教練們和朋友們都在等著我。
在跑到中環附近的位置時,路旁出現了一個提供物理治療的帳篷,我向著帳篷慢慢靠近的同時,心想也許可以從那邊找到幫助。到我幾乎到達時,帳篷裡的三個位置中有一個空著的位置,彷彿已經在對我招手,但那時刻心裡有鼓聲音在問,要是我進去之後,他們不讓我繼續跑怎麼辦?又加上,如果要他們的協助我才能完成賽事,那我算是成功還是失敗了?
就在我思前想後之間,帳篷已經遠遠地被我甩在背後了。

我得承認,當我到達會展的時候,膝蓋已經承受不到跑步的衝擊,但知道肌肉的狀態還可以的情況下,我轉用不比跑步慢的高速行走方式繼續比賽。直到進入維園前的一段路,眼見四周為我們打氣的人潮,我決定拿出最後的力量重新跑起來,但那一秒間小腿立即抗議般的開始抽筋。我記起了這次比賽的目標,告訴自己,即使是行過終點,都好過差兩百米衝不了線般樣衰。
我最後的成績是2小時42分,完成了首次的半馬比賽。
說跑完馬拉松就可以訓練出堅強意志,我認為這種說法有點天真,生活有太多的東西比起那21公里都辛苦一萬倍吧。但馬拉松讓你學習到遠遠多於意志外的更多東西,而且是很有價值的東西,沒有跑過,講你都唔明。
而去到完成賽事,當時不少人問我下年還要參加嗎?我心想:你都痴線,就好似女人剛剛生完仔你問佢會唔會再生。
然而這刻事過境遷,你再問我下年要不要跑?嘿嘿,你又猜一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