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緩鼻敏感】朝朝鼻塞好辛苦?中醫教你6招解決鼻敏感問題|穴位按摩、天灸、中藥食療
你是否每天起床都鼻敏感?輕則不停流鼻水或鼻塞,重則眼水、頭痛一起來,一轉天氣更是特別嚴重?今次請來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的謝梓軒醫師,分享穴位按摩、天灸、中藥食療等幾個即時舒緩或長遠改善鼻敏感的方法,受鼻敏感困擾的朋友不妨一試。

中醫角度看鼻敏感
要治療鼻敏感,先要了解鼻敏感的成因;中醫又稱鼻敏感為鼻鼽,根本原因是內在的臟腑虧虛、正氣不足,主要牽涉肺、脾、腎三臟的虛損。
肺氣虛弱:則腠理疏鬆,衛外不固,一遇到風寒之邪乘虛而入,聚於鼻竅後成為鼻敏感。
脾氣虛弱:則生化不足,精氣不升,鼻竅失於濡養,無法發揮正常的防御功能,容易感受邪氣發為鼻敏感。
腎陽虛弱:氣化失司,全身陽氣不足,鼻竅亦失去陽氣的溫煦,不能抵抗邪氣,發為鼻敏感。

自製藥膏塗鼻緩解鼻敏感症狀
要內外夾攻擊退鼻敏感,可試試用鵝不食草粉加入凡士林,制成藥膏塗於腔之內,也可用白芷、川芎、細辛、辛夷、路路通共研成細末,置於瓶內隨身攜帶,需要時嗅一下,亦可有舒緩鼻敏感功效。

自己動手按摩穴位舒緩鼻敏感
當然,要徹底根治鼻敏感,最理想當然是先徵詢醫生意見再對症下藥,不過如果你每朝早上起床都有鼻敏感問題,也可以試試自己按摩迎香穴、印堂穴及攢竹穴,反覆摩擦或輕輕柔按,直至鼻敏感穴位有發熱感覺,有助舒緩鼻敏感症狀。

天灸/針灸治療鼻敏感
除了穴位按摩外,近年亦流行使用針灸或天灸療法去治療鼻敏感,主要是透過刺激穴位來補充人體陽氣,以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效果,像鼻敏感一類臟腑虛損的疾病,更是特別合適;但由於天灸療法有機會留下色斑,所以治療鼻敏感時多採用腹背穴位為主,如肺俞、脾俞、腎俞、大椎、中脘等,而針灸則常用迎香、印堂、風府、風池為主穴,配合上星、合谷、三陰交、肺俞、脾俞、腎俞等穴位,根據不同情況可瀉可補,隨證施為,變化較大。

穿足夠衣物避免受風吹
平日受到風吹時,我們偶爾會打噴嚏,這樣能驅散身體感受到的風邪寒邪;但當在肺、脾、腎虛時受到風吹,正氣不足無法驅趕邪氣,邪氣會留於鼻竅中,發為鼻敏感,表現出噴嚏連連、鼻水長流等症狀;因此,特別是轉天氣的日子,要穿著足夠衣物,避免因受風吹而引起鼻敏感。

清除鼻敏感源頭
臟腑虧虛時,身體較易受到致敏原影響,繼而誘發鼻敏感;因此,在保持身體強壯的同時,亦應該清除霉味、臭氣、化學物、塵埃等致敏感源頭,或戴口罩避免誘發。

資料提供:謝梓軒醫師@譽豐中醫診療中心

以優惠價訂閱一年雜誌,可獲贈精選訂閱禮品。
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