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旅遊系列(二) 誰綁走了波斯貓?
波斯,就是現在的伊朗。按遠在香港的同事要求,發了街上拍到的幾張伊朗女人圖片給他,他失望的說google神描述的Iranian girls不是這樣的。

旅程上有人問,波斯貓是怎樣的,google神說波斯貓是金吉拉。

要不是上世紀伊朗王朝被推翻,也不會有伊斯蘭共和國的出現,當地女生就不用由開放自由的衣著受限制為保守的包頭的標準。現在可能沒有人相信其實在1979年伊斯蘭革命前,伊朗並不是如現在的模樣。

以前,在伊斯蘭革命前,伊朗比較西化,社會也比較開放。從當年的雜誌就可以看到,在 Persepolis、詩人Hafez的墓園、Golestan Palace等不同的旅遊經典及清真寺前拍攝的時裝專輯均如現在中西社會對美及道德的標準沒有太大分別。

伊朗旅遊期間大家要小心留意衣著。男士應避免穿短褲;女士則需要穿上長袖而且不太顯露身形的上衣,以及下身長至腳眼的長裙或長褲。衣著規條在到達伊朗的航班上落機的一刻就開始要遵守,在航班上就遇上不懂英語的窩心伊朗婦女同我雞同鴨講提醒我記住戴頭巾。

現在莫說性感,就連不包上頭巾也會被警告、控告,統計說一年就有三百多萬女性被警告及控告。因此,在烈日當空在Persepolis看公元前四世紀中葉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如何被馬其頓王亞歷山大大帝所滅的遺跡,長袖衫長褲加頭巾還是缺一不可。 但很多時候,單純長袖衫長褲等也不夠,如果衣服會凸顯了女性身體線條的話,女士還需要穿上鬆身的長身外套。

關於頭巾,可以分類為abbaya、burqa、niqab、chador、hijab等。基本的分類如何,可以看看BBC的文章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hijab, niqab and burka。

而在伊朗旅遊期間,我甚至同行的女生分別以shayla方式以及隨意將一塊正方形巾折成三角然後綁頭。不過放心,當地對遊客的要求比較寬鬆,只要有綁頭巾及基本長衫長褲就可。

除了包頭巾,還要留意在出入境過海關,以及在公眾場所(如清真寺)的不同地方分有男士及女士專區,不過男士女士都不要走錯。問過當地女生,她們在非公開的場合如家庭派對上則可以穿上無肩露背等衣服,登時腦海出現了電影《Sex and the City》的一幕幾位女主角看著電影中當地女人脫下從頭到腳的頭紗後,裡面穿上了最火辣的時裝。

網絡上曾經看過有報道說電視節目對於女運動員的服飾跟伊朗當地的標準不同而需要在播放平衡木、跳高、游泳、跳水賽事時打上格仔擋住露出來的皮膚,不知是真是假,這個我未能跟當地人確認。但唯一肯定的是,伊朗女運動員的衣飾有按照規範,因此就有戴著頭巾及穿上長褲長袖而參加球類活動的服飾。

旅程結束,踏上離開德黑蘭的航班,我立即把頭巾及外套脫下,頓時覺得舒服曬!那一星期以來的壓力全消。在此刻不得不承認,在伊朗的一周,非常享受整個旅程遇上的人和事,但戴頭巾這件入鄉隨俗的事卻讓我非常緊張。
離開伊朗,可以瀏覽到facebook(因為伊朗禁止了facebook)時,看到了My Stealthy freedom的facebook專頁,也看了一些關於My Stealthy freedom 的報道,那是一個提倡伊朗女生可按個人意願選擇是否包頭巾的組織,由伊朗女生Masih Alinejad創辦。
更多內容:
伊朗旅遊系列(一)你唔敢去伊朗嗎?

以優惠價訂閱一年雜誌,可獲贈精選訂閱禮品。
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