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立 | 毅行的痛苦與快樂
井上雄彥在他的作品《REAL》寫過一句話:「世上並沒有運動員和非運動員之分,有的只是做和不做。」專業和業餘,能力上當然差距甚大,但論心態,其實都是一樣:面對挑戰,面對困局,到底是退出,還是前進。
要完成100公里的毅行者,體力固然重要,但心態和毅力更關鍵,尤其當自己不是專業運動員,放棄的理由可以輕易數出一百個。從最初幾千人一起興奮起步,到有人中途退出,有人腳步漸慢,能堅持下來,成功過終點,其實絶不容易。而就算我們都爬過一樣的山頭,走過一樣的泥路,衝過一樣的終點,最終,每個人得到的都是一段獨一無二的旅程。

捱眼訓
毅行其中一樣最痛苦的事,就是要捱眼瞓,連續30多小時不睡覺,而且身體還在不斷運動,對於初手絕對是一大挑戰。特別是每經過一個Check Point,都有無盡誘惑,舒適的帆布床,甚至是草地的一角,都在向你招手。可是我們堅持不能睡,睡了就很難醒來,而且時間會越拖越長。所以沿路用盡各種方法,唱歌也好,無聊冷笑話也好,務求要一起戰勝睡魔。但記得走到第9段時,身心俱疲,我因為膝蓋隱隱作痛,吃了兩粒止痛藥。漆黑路上,走着走着,竟不自覺地睡着,還差點跌落水塘,原來止痛藥帶有睡意成份,這事教訓我藥真的不能亂吃。

完成比賽後,看見領獎台上,一隊又一隊,齊齊整整四個人興奮地領奬時,我的感受更深,毅行者的意義在於團隊,那刻我笑著望向兩邊,望著一起經歷了30多小時奮戰的戰友,終明白到四人一心,一起衝線才是最大勝利。藉此要多謝我的四位好戰友:奶仔、Dickson、KK。

第一步最難
凡事踏出第一步都是最難。但走了第一步,身體就會帶動,然後一步又一步走下去。所以很多人當嘗過經歷痛苦100km的滋味後,就沒有走回頭,一路繼續大步前進,迎來一個又一個比賽。身體的痛苦是短暫的,肌肉酸痛,筋骨的痛,都會慢慢復原,但成功挑戰自我的滿足,團隊勝利的快樂,就會一直伴隨。

以優惠價訂閱一年雜誌,可獲贈精選訂閱禮品。
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