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產好釀 6款必試手工啤酒
手工啤(craft beer),每買一支,就像買一個故事,像睇場戲。對味道有要求的人來說,幕幕精彩(或有中伏,但伏都是體驗,你幾可飲啤酒有得中伏?);對普通人來說,為甚麼以近乎入場睇戲的價錢飲一支啤酒?我返去飲超市啤算了。
所以飲手工啤,是飲故事。港產手工啤酒,自然在講香港仔的故事。

酒廠:獅子山啤
啤酒:東方之珠──燕麥黑啤
酒標設計充滿八十年代霓虹光管的味道,而且東方之珠,這個香港人已幾乎忘了的美名,也只有那個年代才配得上。The good old days. 不過,這啤酒不像很多港產手工啤般,添加很多本地食材去釀酒,並沒有以這個方向去增添港味。令筆者驚訝的是,若幪瓶去聞,有一刻可能會搞亂那是波爾多紅酒!為甚麼會像波爾多呢?因為甘草。這啤酒特別強調甘草和麥芽香,味道濃郁,口感綿密幼滑。那甘草味後面帶有點點巧克力香,還有絲絲甜意,與波爾多紅酒就有點類同。
獅子山啤的創辦人也有型。他本是IT人,前半生平平穩穩。數年前離家,花了一年環遊中國俄羅斯歐洲非洲中美洲等多個國家,嘗遍不同國家的啤酒,從此成為手工啤酒愛好者,去年眼看本地釀啤酒已成風氣,遂毅然開廠自釀啤酒,將品牌稱為獅子山啤,表明是香港人的啤酒。

酒廠:麥子
啤酒:雨林咖啡黑啤
很多時手工啤都很實驗性,甚麼都可以加進去發酵或冷泡,看看出到甚麼效果。有時那種食材聽起來很有趣,但味道並不協調。不是那款食材不能協調啤酒,而是釀出來後就是融合不了,大家在一個瓶子中各自修行,搞不好出來的味道更像在打架。
咖啡跟啤酒,配不配?原來釀酒師於啤酒發酵期間加入咖啡豆,以22度與啤酒共同發酵兩星期。將咖啡豆泡在酒精中,不單可泡出香氣,更可充分萃取咖啡的苦度,這啤酒裡的苦度不但來自啤酒花,同時來自咖啡豆,令苦度更多層次兩者味道融合得相當完美 。一個額外資訊,這些咖啡豆來自公平貿易,飲靚啤酒又鼓勵公平生產,非常好。

酒廠:城釀
啤酒:空手魂
以苦瓜加入啤酒?因為苦味是兩者的共通點嗎?不過飲起來甘甘涼涼,真像同時飲苦瓜,又飲啤酒,味道又頗特別。如何做的呢?首先,釀酒師於下啤酒花的同時加入切片雷公鑿,目的是要萃取兩者的苦味。發酵後, 為免太強調瓜的草青味,同時加強苦瓜的香味和清涼口感,釀酒師會將抽去苦瓜汁,只把苦瓜渣放入啤酒生浸2星期。
若你能嚐甘苦,這支掂。

酒廠:吹啤啤
啤酒:焦糖麥芽黑啤
做酒行的人多數愛飲,吹啤啤的創辦人本來賣酒,貪得意自己釀,分比朋友飲。班損友同佢講佢釀得好過入口手工啤,叫佢賣,佢居然最終放棄自己的生意,全力釀啤酒。這種無財政壓力的非典型香港仔故事,一定招人藐,但藐人的,其實多少有點唔抵得人家放得下搵錢的包袱,興趣行先吧。做為為甚麼不可以選擇窮風流,興趣行先?
吹啤啤八月才正式成立,這款是首款啤酒。口感厚滑,帶麥芽甜香,同時有一種很特別,有點像伯爵茶的,帶柑橘類香氣的茶葉味。好飲。

酒廠:貓啤
啤酒:蜂蜜啤酒
又貓又蜂蜜,對,這款是女友之選。
以貓作品牌,因為創辦人是愛貓人,可能因此口味也帶點文青feel。蜂蜜啤酒以色香味為設計概念,選用多種不同產地的優質小麥芽,調教至如蜂蜜的色度,在大小麥芽糖化,成熟階段加入直接由養蜂場採購的新鮮蜂蜜,再配合低發醇度的醇母,增添水果味,並保留蜂蜜的清香。

其實港產手工啤已在市場出現數年,不過一向以生啤為主,轉成賣瓶裝酒,其實需要更高技術要求,而瓶裝手工啤也只是近一年才開始流行起來。對於這個剛萌芽的產業,在情,實在要自己啤酒自己撐,在理,越新鮮的啤酒越好飲,有機會當然要飲本地出品的。
要買這些啤酒也不容易,不過以上所有啤酒都在本地網上超市品牌士多Ztore中找到。他們還有極‧大‧量‧其他的手工啤選擇,手工啤愛好者一定要上這個網看看。

以優惠價訂閱一年雜誌,可獲贈精選訂閱禮品。
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