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駒伴你闖蕩1/4世紀!用搖滾教大細路

Esquire HK - Colin@903
  • 29 Jun 2018

6月30日,還記得25年前的今天嗎?說實話,印象非常模糊,因為25年前我只有4歲,還記得那晚看完新聞報導後,媽媽跟爸爸說:「家駒離開了」,這就是我對家駒逝世最深刻的印象。

雖然生於80年代尾的我沒太多機會見證他們的光輝歲月,但慶幸在他離世的25年間,每年6月都總會有人懷愐家駒。不論是搞一個展覽,做一個特備節目,寫一篇專欄,分享一首歌,這一切都令「家駒精神」得以延續,甚至做到隔代相傳。

beyond

如果以10年為一個世代的劃分,家駒離去已超過兩個世代。但這個名字對一班90後、00後來說並不陌生,我們不難發現,平時在街上Busking的90後,竟然會自彈自唱<海闊天空>,<喜歡你>,<早班火車>等等不屬於他們年代的廣東歌。他們學結他第一首會彈的歌,就是Beyond的作品。

beyond

著名搖滾音樂監製Adrain Chan,90年代曾經跟Beyond合作,近年為無數樂隊監製歌曲。他說:「喺我同家駒成長嘅年代,當年嘅Band仔會彈Deep Purple等等外國樂隊,但當家駒離開後,新一代嘅Band仔開始彈Beyond,彈家駒嘅作品,由Cover外國歌,到Cover我哋自己本土嘅創作,已經係兩種完全唔同嘅文化!」

beyond

由1983年成軍到1993年,這十年間家駒堅持自己創作,有關注世界和平的<Amani>,歌頌曼德拉的<光輝歲月>, 鼓勵人追尋理想的<不再猶豫>,獻給母親的<真的愛你>,還有關乎中國國情的<長城>、<農民>等等。由自身到世界命題都能涉獵,題材非常多元,一洗大眾對於樂隊的既有概念。

beyond

Adrain Chan:「細個夾完band拎住支結他返屋企,要趁老豆出左門口先得,果陣夾band畀人嘅印象就係飛仔,好似做咗壞事咁!直至家駒離開咗,佢令香港人知道,原來樂隊可以係興趣,可以係一份職業,更加可以係一個地方嘅代表,Beyond就係香港音樂嘅代表!到依家好多家長會主動畀小朋友去學結他,鼓勵小朋友玩音樂,呢啲都係家駒留畀香港人嘅禮物!」

beyond

25年過去,家駒留下的不止一首又一首的經典,還有他對香港樂隊文化的影響。對!今年我們有剛成軍十年的Rubberband,將會首踏紅館舞台的Supper Moment,還有很多很多一直努力的香港樂隊。某程度上,他們都在把家駒的<樂與怒>精神,一直隔代相傳。

登入 CosMart 投票賺取積分
登入 CosMart 投票賺取積分
Loading...
YOU MAY LIKE
訂閱Esquire接收最新男士生活資訊
Sign up FOR ESQUIRE_PAPER NOW!!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