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in|從過關的一刻,開展了Another Eason’s life!

- 20 Jul 2016
Eason陳奕迅的演唱會,是大家的回憶嗎?由<Eason’s life>到<Another Eason’s life>,從香港到內地,演唱會又會有甚麼不同?
最近有幸得到唱片公司邀請,到深圳看<Another Eason’s life 2016演唱會-深圳站>。原來對上一次看陳奕迅演唱會,已是三年前的事。
2013年,Eason在香港開完25場紅館演唱會,便開展了Eason’s life巡迴演唱會之旅。由<Eason’s life>到現在的<Another Eason’s life>,在短短3年間,他到過90多個地方開個唱,而當中近9成是中國各大小城市。
對於我們這些「香港人」而言,如無必要絕不希望踏足那片土地,怕那些文化差異,中港矛盾再一次在自己身上發生。但由於2年前跟Eason做過訪問,他說過有機會要到內地看他一次演唱會,因為整個規模跟香港的完全不一樣,以香港的場地絕不能做到。等了很久,這個機會終於來到了!

兩地文化上有很大差別,而演唱會文化上又如何?先談談演唱會硬件上的分別,搭火車有分軟座硬座,原來看演唱會一樣,在香港紅館的是軟座,在深圳的是硬座,還要是我們去BBQ的那種膠椅子,在無冷氣的體育場內排得密密麻麻。對!場館是無冷氣的,在30多度的高溫下,看見Eason的服裝一套比一套熱,卻一首比一首唱得落力。作為觀眾,你想站起來替他打氣嗎?對不起,深圳體育場是嚴禁觀眾站起來看show的!所以會更珍惜下次在紅館能站起來的機會。

當潮流愛新鮮 當旁人愛標籤
雖然我們在硬件優勝,但在數字上卻完全輸蝕。就以今次深圳灣體育中心體育場為例,場館可容納觀眾人數高達2萬多人,足足是紅館的一倍;票價方面,在香港賣680元,過一個關便可跳升至1680元,是人民幣!雖然票價貴了,但演出時間反而更短,由香港例牌4小時,濃縮至2小時。由此可見,人工低,工時長,果然是香港打工特式,就連天王巨星都無一倖免。

當閒言再尖酸 給他妒忌多點
看著場內2萬多支螢光棒揮動,我又想起幾年前Killer soap主音陳樂基說過:「其實作為表演者無諗咁多,邊度有觀眾想睇我唱歌,我就去邊度!」不能想像這次Eason’s life單單在國內城市巡演可以帶來多少收入,但這些都不重要。因為我很感激今晚在演唱會聽到的,有大半是廣東歌,即使場內有2萬深圳觀眾,他在台上說的仍然是廣東話。看著水原希子,便知道面對中國這個龐大市場,這種堅持不容易呀!

因世上的至愛 是不計較條件 誰又可清楚看見
歌手與樂迷之間的關係,從來都十分純粹,只要有共嗚便會連結在一起。
聽音樂,不需要太多批判,問問自己有多久沒試過從心的讚賞一位歌手或一首廣東歌?
他們對香港樂迷這種<無條件>,不是必然的。謝謝Ea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