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 From Home增加失眠機會?甚麼是報復性熬夜?不同時間失眠看身體狀況!
根據衛生署在2018年的數據,他們訪問超過12,000人,有48%的受訪者近一個星期出現失眠症狀,更加有兩成人的一星期有三晚出現失眠症狀, 其實在香港這個急速的城市,失眠可以算是一種都市病,但對失眠又有幾認識呢?

根據醫學定義,失眠是指「30分鐘內無法入睡」、「間歇睡醒」和「早醒後無法再入睡」,如果三種困擾情況中的一樣曾經出現,已經屬於失眠,你有沒有其中一項徵狀呢?

大家又會可能遇到深夜明明很累,但還要堅持煲劇或是玩電話,導致第二朝都沒有精神。其實這個叫做報復性熬夜,而又名為「睡前拖延症」(bedtime procrastination),成因是因為大家平時要工作到很晚,處理完一些家務之後已經深夜了,但大家仍然希望有一些私人時間,所以寧願犧牲睡眠時間,都要繼續睇電話。

其實生理時鐘是指一個以24小時為一個循環的活動規律,有內在同外在因素影響,外因是指日照時間所影響,而晚上9-11點是體內管理激素和新陳代謝。

如果在9-11點不能入睡,主要原因是白天的工作壓力太多,延續到晚上的情緒,令到腦海仍然思考着工作的事宜,如果錯過了這個時間入睡,身體會變得逐漸精神,而且容易變肥。

如果你會在11-1點醒來,可能是因為負面情緒過多,亦有很多的心理壓力。

1-3點是肝臟正在分解毒素,如果這個時間醒來,需要注意情緒可能容易變得憤怒和沮喪,同時也要關心自己的肝臟。

如果3-5點就需要注意一下肺部,因為這個時間是肺部休養和充滿氧氣時候,而且肺部會連結到憂鬱的情緒。

去到5-7點早上醒來,就是差一點點才能瞓天光,就是因為消化系統同進食習慣不良,那個時候是大腸活躍時間。
Topic:
YOU MAY LIKE
Esquire_Paper
Esquire Magazine

以優惠價訂閱一年雜誌,可獲贈精選訂閱禮品。
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