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真係好靚!生態專家以iPhone 12 Pro Max攝下香港紅樹林夜間生態

- 24 Jul 2021
毋容置疑,香港真係好靚。縱使許多值得珍視的環境已經遭受破壞,但仍然值得我們不惜一切去守護這一個家。生態專家 Kayson Lo,於本年的國際紅樹林生態系統日,簡單至利用iPhone 12 Pro Max,就拍下了汀角、東涌灣、水口灣及白泥的紅樹林,展現它們鮮為人見的夜間生態,希望大家關注紅樹林獨特生態價值,也再一次記得香港,仍然有很多不容小覤的重要價值。

或者你並不知道,香港擁有面積總佔510多公頃的紅樹林,雖然相對全球紅樹林佔比很低,但生態價值卻不容小覤。但講起紅榭林,你又認識幾多?而其實例如大潭港、荔枝窩灘、白泥、汀角、海下灣、企嶺下及䃟頭等的紅樹林,都是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 (SSSI),但在發展上有極大限制,甚至有發生過非法砍伐紅樹和非法傾倒建築廢料的案件!香港大眾以至當局,對於紅樹林到底有多重視?例如是每年7月26日的「國際紅樹林生態系統日」,相信就沒太多人知道。

生態專家Kayson Lo是本地生態旅遊專業培訓機構的課程導師,於本地環境教育機構,負責濕地及海洋生態相關的保育及教育工作。他因為物種多樣性非常豐富而愛上紅樹林與潮間帶,但留意到大眾對紅樹林理解少之又少,只靠保育團體的平台宣傳很難突破同溫層,故趁國際紅樹林生態系統日臨近,拿起自己的iPhone 12 Pro Max,就去汀角、東涌灣、水口灣及白泥的紅樹林,拍開我們並未曾真正欣賞過的它夜間生態。

上圖正是大家都一定聽過的白泥,但你或者不知道,白泥受嚴跨境海洋污染問題與周邊城市急速發展威脅,其紅樹林與米埔內后海灣拉姆薩爾濕地的紅樹林組成全港面積最大的紅樹林,保育價值極高,而本地罕見的中國鱟(Tachypleus Tridentatus)就在此地繁殖。至於為甚麼Kayson會選擇帶一部iPhone就去影相?他說:「大部份紅樹林夜間一片漆黑,視乎漲潮可水 深及膝,一部感光度高與輕巧的拍攝器材是關鍵,iPhone 12 Pro Max完全能夠勝任。」而且iPhone 12 Pro Max的夜間模式,不一定需要腳架,又不需要補光燈的輔助,對於這種極端環境下的拍攝,猶其有用。

或者你也可能不相信,這幅相片是由iPhone拍下來。這幅相片的主角是汀角攀樹蟹,是2017年在此地發現的全球新物種! 汀角作為香港第四大紅樹林,擁有 6 種真紅樹,同時擁有生境多樣性與物種多樣性,但龍尾人工泳灘啟用後,該區遊客流量大增,看似美麗的環境下,其實有不少遊客採摘野生海洋生物如加夫蛤(Gafrarium Pectinatum)作食用,對紅樹林及沙泥灘生態構成影響。

或者你不知道汀角攀樹蟹只有五毫子大小,Kayson表示要在樹上捕捉到汀角攀樹蟹,並不容易,幸而iPhone 12 Pro Max夠handy,透過廣角鏡的額外攝取27%光線的特點,當晚很順利便拍下蟹仔在葉與樹枝間遊走的作品。

另一個比較鮮為人知的紅樹林,丕是位於大嶼山南部水口灣,此地可能是本地最大的潮間帶生境,為本地罕見中國鱟(Tachypleus Tridentatus)繁殖地。但不少遊客在該潮間帶採摘野生海洋生物如俗稱沙白的文蛤(Meretrix Spp.),事實上會影響食物鏈運作,對紅樹林及沙泥灘生態構成影響,這是大家並未為意的事情!
或者你知道,紅樹林消失的速度,亦比全球森林總損耗速度快 3 至 5 倍,其全球覆蓋率在過去 40 年減少了一半,而紅樹林土壤有高效的碳匯能力,可吸收大氣層的碳儲存於水底土壤數個世紀,以每英畝計,紅樹林的儲碳能力是陸棲森林的 10 倍!
事實上,有太多值得珍惜的東西,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慢慢消失,如果麻木地任由它們被破壞消去,我們就會失去很多重要的東西,請大家提醒自己,務必要好好守護自己的家,守護這一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