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年前去倫敦,其中一個目的是要遊覽三大Music Mega Store, 「Virgin」「Tower Record」同「HMV」,相比起之下,我會覺得HMV是較次的一間,始終Virgin個老闆Richard Branson咁有趣,搞出來的都比同行出色。「His Master Voice」(HMV)只是有聽過而已!
後來Virgin搞了又搞,始終冇法著陸香港,反而HMV隨著Tower Record進駐港九,仲越搞越大,北京道現在addias旗艦店,從前HMV的九龍總壇,我和你的而且確花過很多時間,金錢及熱情在這店,最齊全的CD、最專業的員工、最悠然的環境、最有型的顧客,都變成最美好的回憶。

在我心裡面,HMV一早已經淪為最後階段的「大富豪」,時代變了,世易情遷,物轉人移!奮力堅持變得不合時移, 輸錢無面俾人笑out!你可以捱得幾耐?
當日Tower Record閃人,但HMV在世上只得數十個人會買CD及DVD的情況下,仍然死守著,終於同「大富豪」一樣都捱了十年,而結局亦都是一樣!想不到死後的評語亦竟然差不多!

其實大部份市民對「大富豪」及「HMV」態度都一樣,同等貨色但價格貴咁多,幫襯除了顯露有能力的身價,同時亦被有識知士取笑戇X,此乃傳統香港特色,我們追求的就只有「抵」,但可以讓你除了買CD DVD 外,能夠供一個如此的場地給你消閒,行三次至買一次會唔會抵番?究竟我們人生裡面,賺得至抵你會記得,定還是我駛貴了,但同時令到一些歷史地標留下?

德國栢林政府斥巨資去振興「夜店文化」為了甚麼?芬蘭斥資興建中央圖畫館,目的是要存放大量已經很小人使用的「實體書」給市民使用,目的又為了什麼?
引用亦舒小姐寫過的一些人生智慧 「你要擁有它,就要供養它!」,有時為了保留它,我們必須擁有它,但在香港是沒有必須,世上亦沒有永恆,有開始就有終結,我們對這裡的一切,就像尊敬的年邁長輩,可以見多眼就見多眼,有天發現長輩終於離去,寫一點東西懷緬一下,然後又繼續營營役役活下去…
但有天偶意想起,HMV依然是Positive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