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夫斯堡中場馬蘭達在上個月死於交通意外,令國際球壇震驚和惋惜。馬蘭達一向沒有紀律問題,但事後發現原來馬蘭達喜歡做乘客,就算是自己的坐駕也讓朋友代駕,但「司機」一次又一次的超速,最終令他付上沉重代價。事件讓我們反思,如何令一眾年青球員珍惜生命,在足球場上能可持續地發展。
馬蘭達當時坐在後坐,沒有佩帶安全帶,而警方也證實當天天雨路滑,而車輛行駛的速度「過快」。事後他的經理人透露,馬蘭達的坐駕在半年來被警方控告了二十一次,當中十次更錄得時速超過二百米。諷刺的是,大部份時間都不是由他親自駕駛。
筆者較少看禾夫斯堡的比賽,但相信大部份朋友跟我一樣,認識他是在FIFA 足球遊戲裹。馬蘭達在遊戲中常被列進外借名單,而且潛力優厚,實在是眾多玩家必入之球員。足球遊戲裹,一些有潛質的球員「必然」會成為巨星,但現實中卻有不少球員成名得很早,最後因紀律問題,靜悄悄地消失於球壇。
飛車、酗酒、夜蒲毀了不少年輕球員的前途。記得誰是賓納、卡丹馬達利和巴斯達?這些當年炙手可熱的英格蘭未來新希望,都因為紀律問題而自毀前程。年青球員收入水漲船高,物質生活富裕,要令他們避免泥足深陷於紫醉金迷的世界,確實需要一眾前輩的勸勉。在足球未曾那麼商業化的年代,足球員收入不高,年輕球員更差。他們在球隊中不但沒有任何人服侍,更加需要替球星們擦球鞋。可能有人覺得不人道,但也有人覺得只有這樣,才會令年青球員明白一切都得來不易!希望今天炙手可熱的史達寧及比拉希奴能汲取教訓,不再做壞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