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邊爐時飲響21

- 2 Apr 2015
香港人真有錢。
對世界上大部份人來說都昂貴的東西,對我們來說可能只是一般消耗品。例如在酒樓打邊爐時,隨時看見旁邊一檯人在飲響21。(健吾語)
你說,有甚麼問題。反正威士忌濃味,對食物配搭要求不高,連BBQ也可以飲。
有甚麼問題。
那就先說說另一個故事。小妹喜歡自浸梅酒,以往用日本燒酎加冰糖浸酒,去年搞了點新意思,用花雕配濃香蔗片糖,風味也不錯。今年又想創點新猶。外子說,倒不如試試Glenivet 12年來浸?我說怎能這樣浪費啊!他卻笑說,反正近年我們都不喝這些。我也得承認,當家裡更多更高年份和少見的牌子時,有時這些早年買下、大路優雅又好喝的低年份蘇格蘭Speyside,就容易忽略了。但,怎能用一支好端端的12年來浸梅酒?

一次邀請了Edrington推廣總監Peter Woo(Macallan的代理)到小妹的電台節目談威士忌,說起他在蘇格蘭求學時看當地人如何喝威士忌:他們平日只喝調和式威士忌,單一麥芽威士忌只在紅白二事時才喝,而且大多喝低年份的,最老可能只喝12年。12年對他們來說已經很珍貴,而且再高的年份,他們一般已難以負擔。但我覺得除了價錢的問題,更是心態的問題。

一支單一麥芽威士忌是如何誕生的?除了將麥芽糖化、釀酒、再蒸餾等一般過程外,還要經歷長久歲月的陳釀。一個在蘇格蘭威士忌廠工作的人,可能在兒子出生時,看著那年蒸餾好的威士忌,放進特別挑選的美國波本威士忌桶陳釀。經過12個吹著強勁海風的寒暑,當兒子進入中學時,才將這些威士忌換到西班牙雪莉桶陳釀。再多過6年後,兒子要上大學了,才將這批威士忌與其他由前輩處理、陳釀更久的單一麥芽威士忌一起入瓶,貼上個18年的酒標。那是經過他18年的勤懇工作,親手造出的首批18年。對他來說,那絕不止一個份份數字,一個銀碼,卻是紀錄了他半生人的一瓶威士忌。人生有幾多個18年?
面對歲月,自然虔誠。
響21配火鍋不會太大影響了威士忌的味道,但喧囂的火鍋店,加上雜亂的肥牛、雞子、蒜蓉和豉油味,一定會影響了品嚐威士忌的心情,自然喝不知味。健吾回覆網友說,這環境要喝就喝以平價威士忌調的Highball吧。實屬正論,也非常日式。至於我自己的梅酒,大概會找支四平八穩的調和威士忌去浸,大概效果也會不錯。肚餓的時候,食物特別好味,其實心帶敬意的時候,威士忌也特別好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