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颱風總會出現的畫面 向暴風中的記者致敬!
颱風「妮妲」逐漸迫近本港,你除了想到放假,想到黃子華的「八號、八號」還想起甚麼?
每次颱風來襲,一到達八號風球,電視台總喜歡派出記者到戶外採訪報導打風的情況,而每次出現的畫面,都是記者狼狽不堪的景象,你既替他們不值,但又有時忍俊不禁,莫非這就是電視台的目的?

2009年,潘蔚林的一個颱風戶外採訪,簡直成為經典,他站在尖沙咀街頭被狂風吹打,以米高積遜45度向前傾斜的舞步表達出強風的威力,頭盔又吹甩,鞋也吹掉,簡直如身處戰地般的慘況!

最叫人深刻印象的是,直播期間竟然有老外在嬉戲,與潘蔚林的痛苦樣子成為強烈對比。

劉晉安在2013年「尤特」吹襲香港時外出採訪,於必定出現的杏花邨現場表現出痛苦的表情,「噢﹗啊﹗咦﹗唔﹗」的表情盡出!
不過,其實近十多二十年,香港面對颱風的威脅及危險都已經大大減低,記者外出採訪的危機也未算最高危,內地及台灣的記者的慘況就更加嚇人!

無論是內地或台灣的電視台,都喜歡在這些打風的日子派出女記者去採訪,彷彿大家能看到強風吹至花容失色也是一種娛樂似的,難道這是觀眾樂見的事?

記者身後的樹也倒了,而且記者也不是甚麼專家,攝影師也專注於拍攝,有甚麼意外出現誰知道呢?其實,打風來說,任誰在家都可以體驗到,真的需要一個記者站在街外,人肉體驗強風的厲害?目的到底是甚麼?

內地的電視台更是誇張,有記者直說自己根本快被吹走,只是拼死抓著樹幹採訪,令這畫面成為網絡世界的經典,而我們真的樂見有記者因此而受傷甚至死去嗎?
颱風來襲,除了多一天「假期」,實際上不會有人有甚麼得益,抱著一顆同理心,想想在颱風期間仍要上班的記者,街頭的露宿者,你或許不再這麼期待一天的「假期」了。
YOU MAY LIKE
Esquire_Paper
Esquire Magazine

訂閱1年12期Esquire雜誌可享7折優惠,並獲贈訂閱禮品一份。
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