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凱光專欄】一件全城盛事,到底有幾多人真的能投入?
我住的地方,當年有幸看到「黃色大鴨仔」渡江經過,當日我真的興奮到叫了出來!事隔幾年,同樣地點,同樣景觀,我看見今次KAWS 37呎Companion Sculpture浮過,心裡登時自提訊號,「千萬不要亂講說話!」,但我的感覺確實浸透於民間各處。

到屯門三聖吃飯,隔離枱應該是外國親戚回港向健壯爺爺賀壽,席中年輕的ABC 男孫,觀其街頭打扮,絕對理解他全程重覆追問家人:「Can I go to the Tamar Park by myself ?」
家人多次拒絕,男孫鍥而不捨,爺爺見孫仔有點情緒,遞上可樂欲氹他開心,卻被孫仔無情拒絕,爺爺扮氣憤質問孫仔:「why要去Tamar Park呢?」
男孫給爺爺看Kaws巨型形飄浮公仔的照片,然後乘勢再扭計,要爺爺帶他去,爺爺哈哈大笑:「我以為你扭計要睇咩,想睇浮屍呀?!後面蝴蝶灣成日有得睇啦!夜晚釣魚跣腳跌落海浸死,浮番上嚟時,大過你果隻屙屎公仔啦!」
確實爺爺講完之後,男孫無再嘈吵要去睇Kaws,但轉而煩住阿爺要睇浮屍!

朋友谷中,由個別朋友雀躍地相約一起去觀看,發展到因個別朋友沒有回應,被追逼兼順勢批評其為人被動冷漠,被批評的還擊無限放大,把浮屍論引伸至根本是香港人目前面對的景況,沒希望,沒出路,躺著等死,其實一早已經死去,香港人看什麼都負面,有機會就放鬆下啦!

潮流物像閃電行雷,瞬間耀目吸引,然後緊張地等雷動出場,過後大家都要交出不同反應,有人逞強,有人恥笑,有襯勢show off,有人借題發揮,而大份人其實從未關心過
「咩最大吹氣公仔?咸濕嘢?」
Topic:
YOU MAY LIKE
Esquire_Paper
Esquire Magazine

以優惠價訂閱一年雜誌,可獲贈精選訂閱禮品。
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