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餐飲股表現相對「硬淨」背後的4個原因

- 11 Oct 2022
美股上周五再度大幅回落,加上周末有傳出克里米亞受襲消息,內地國慶長假期後A股週一復市下挫,港股跟隨受壓,恒生指數低開後跌幅擴大,失守10天線。目前市場憧憬即將召開的中共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有望為大市帶來提振作用。為穩內地經濟增長,預期將繼續推出政策鼓勵內需,當中餐飲股可多加留意。事實上,雖然大市回調,但近期餐飲股股價表現相對「硬淨」,可從多方面闡釋當中原因。

1疫情穩定 放寬防疫措施
自內地新冠肺炎爆發,餐飲業大受影響,尤其打擊火鍋店生意,部份地區餐廳停止營業或暫停堂食服務,對生意額帶來嚴重影響。隨著近期疫情相對穩定,揣測為現有防疫措施鬆綁提供更大空間,例如減少封城、對公眾活動的限制等,以刺激經濟。各地生活逐步恢復正常,市民更願意外出用餐,相信餐飲業最壞時候已過。

2海底撈具市場優勢
海底撈(6862)在行業具領先優勢,在內地火鍋品牌中知名度位列前位,相信有望率先受惠行業復甦。集團過往大肆擴張門店,2019年和2020年新開768家和544家分店,但在2021年關停約300家門店,提升營運效率;今年6月底,海底撈門店縮減至1,435間,其中於內地有1,310間。
今年上半年,集團的員工成本按年下跌17.6%,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亦按年減少17.2%。

3海底撈營運狀況有望逐步改善
受到疫情影響,集團2021年錄得虧損41.6億元人民幣。2022年上半年,集團轉盈為虧,虧損2.66億元人民幣,主要由於期內繼續受疫情影響,採取的「啄木鳥計劃」下關閉部份門店,導致期內處置長期資產的一次性損失、減值損失等合計約3.08億元人民幣;以及若干餐廳在一段時間內停止營業或暫停堂食服務,但仍有固定開支及員工成本產生。
海底撈餐廳的顧客人均消費由2021年上半年的107.3元人民幣,增加到2022年上半年的109.1元人民幣。今年上半年,海底撈餐廳整體翻枱率降至每日2.9次,惟6、7月的翻枱率按年已顯著回升,預期不難回復至2020年時的3.5次水平。

4股價橫行有待突破
海底撈今年以來股價呈橫行格局,2022年3月15日跌至10元的近4年低位,期後股價反覆回升。以6月28日高位的19.5元為目標,週一收市價15.2元,潛在升幅達28%。如果投資者有意買入海底撈,可考慮以波幅區間炒作。
九毛九(9922)今年上半年純利倒退69%至5,770萬元人民幣;其股價亦相對大市「硬淨」,料在8月份高位的19.5元水平見阻力,現時買入尚有3成的潛在升幅。另一餐飲股,本身主打中式火鍋店的呷哺呷哺(520),近期進軍燒烤行業,刺激股價9月底高見5.66元,雖然近日股價略為回套,但仍有望挑戰52周高位6.64元。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經理
黃智慧(trurywong@kingston.com.hk)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本人並無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評論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投資者須注意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詳細閱讀有關之風險披露聲明及相關文件。)
photos by GETTY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