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收藏入門:買藝術品有門欖?究竟如何入手?

karen tsang
  • 28 Dec 2021
by 筆華棋

大家若果嘗試過從畫廊購買作品,就會知道當中的困難,若非你有人介紹,或是想購入的並不是相對受歡迎的熱門藝術家。究竟背後嘅營運係點樣呢?以下就解釋你知道。

早前Christies日間拍賣剛完成,前後數天分別有Phillips和Christie's的日夜拍,總共四個大

早前Christies日間拍賣剛完成,前後數天分別有Phillips和Christie's的日夜拍,總共四個大型拍賣完成,定必是全球所有藝術從業員和愛好者關注的一件事,當中有備受高度討論並曾在IFC西班牙餐廳展出數年的Javier Calleja 30件紙品套裝,成交了$12,108,000港幣,又有破了紀錄的Amoako Boafo作品「Hands Up」,高達$26,650,000港幣。

比較「平民」一點,又締造了驚喜的有被譽為印尼奈良美智的Roby Dwi Antono,他的2013

比較「平民」一點,又締造了驚喜的有被譽為印尼奈良美智的Roby Dwi Antono,他的2013年作品《隱晦微妙之處》,本先預計價錢是$120,000 - 250,000港幣,竟然大爆了$2,394,000;另一可愛派系新寵,產量極少的Mayuka Yamamoto,拍賣價為$781,200港幣,比低端預拍價的$50,000-80,000有十倍之多,非常誇張!

匯報這些價錢,又有甚麼意思呢?一般來說,我喜歡將購買藝術的收藏家分

匯報這些價錢,又有甚麼意思呢?一般來說,我喜歡將購買藝術的收藏家分為兩種,第一,就是直接從畫廊購買的,第二,就是從拍賣或俗稱secondary market(二手市場)購買的。可能大家會有一種謬誤,就是有錢的人就會在拍賣直接購買,這也不一定,當然大家關注的往往都是拍賣破紀錄的天價,實際上,拍賣經常也會出現幾萬元,或十數萬的藝術品。

只不過,大家若果嘗試過從畫廊購買作品,就會知道當中的困難。一般來說

只不過,大家若果嘗試過從畫廊購買作品,就會知道當中的困難。一般來說,如果是親身到訪一所畫廊,若非有人介紹,或者是銷量相對地差的藝術家,否則通常都會得到「留低聯絡」的處理。坦白說,這種做法並非趕客或扮晒嘢,而是希望「保護」每一個好的藝術家。即使換個角度,大家在網上的Artsy平台,或Instagram看到一個藝術家,若果是經過畫廊購買的話,可能大家都嘗試過電郵也不回覆的對待,好彩的就是一句「售罄」,我們可以加你到waiting list等等。

那麼,如何才是一個正確打開畫廊之門的方法?首先,要了解「保護」藝術家是

那麼,如何才是一個正確打開畫廊之門的方法?首先,要了解「保護」藝術家是怎樣的一件事,大部份人也會覺得,一個藝術家成功,就是和價錢掛勾,例如上到拍賣,拍賣不斷破紀錄,很多人買也買不到就為之成功;其實,正統畫廊最怕的就是炒家,原因是如果一個藝術家突然爆紅,然後以往購買他作品的收藏家全部都是利字當頭,那麼見到拍賣價如此吸引,便很容易一窩蜂把貨源拋售到二手市場,而短時間内的爆紅當然未必會有足夠買家或金錢去維繫這個熱潮,而歷史就證明了這些藝術家的生涯很容易被這個現象導致炒燶貨,往後更會影響其他買家嚇怕了,就連一手貨亦未必想收藏。

很矛盾是嗎?對的,因為沒有投資價值或二手市場,可能有九成人士都不會

很矛盾是嗎?對的,因為沒有投資價值或二手市場,可能有九成人士都不會投放那麼多金錢買藝術品,於是畫廊就設計了「禁售協議書」,一般是三年,有些五年,最誇張的是七年;還有還有,禁售期過後,還會要求你通知畫廊,他們會有優先購回權,目的也是不希望太多作品出現在二手市場,影響該藝術家的發展。

自從開設了畫廊之後,有幸合作的都是頗受歡迎的藝術家,收到四方八面

自從開設了畫廊之後,有幸合作的都是頗受歡迎的藝術家,收到四方八面的敲門,每每就是想買最受歡迎那些東西,可是他們不明白,要是一所畫廊,一直有很多收藏家支持,這些所謂VIP的優先權一定比新客人高得多。於是,未成為VIP之前,介紹自己收藏就是最容易打開話匣子的方法,當畫廊看見原來收藏家的收藏內也是擁有很多好作品,而且並非所有東西都只是擁有炒賣價值,甚至有其故事性的,這樣也是畫廊關注的。又假如,每一個收藏家都有開始的第一步,那麼其實想買藝術家A,但排隊要排數年的話,其實也可以認識一下畫廊其他藝術家BCD,因為一個畫廊所挑選的藝術家也是他們相信的,可能由比較容易買的東西去開始一個關係,並建立自己的收藏系列,這樣會慢慢容易接近最終想買的藝術家。

但是,太多人都不想等了,於是他們便選擇直接去拍賣購買,當然金錢相對

但是,太多人都不想等了,於是他們便選擇直接去拍賣購買,當然金錢相對提高,但相比起很辛苦才拿得到一幅想要的藝術家作品,到頭來也未必是自己喜歡的款式。而且,拍賣買回來,就隨時可以賣出去,沒有什麼約束條例。

藝術圈子就是這樣矛盾的一個遊戲,畫廊和藝術家不想作品很快流入拍賣,但如果沒有拍賣,大家也買不到該藝術家的作品;反之,沒有拍賣的話,那還會有那麼多人投入藝術這行列嗎?在禁售越來越捉得緊,我比較有興趣知道的是未來拍賣和正統畫廊又可以如何尋求出一個平衡,好讓這生態健康地繼續成長。

那看看這一刻的你究竟想做第一,還是第二類人了。

Photo courtesy of 富藝斯拍賣行
Some images from Getty Images
*作者觀點不代表本雜誌立場
登入 CosMart 投票賺取積分
登入 CosMart 投票賺取積分
Loading...
YOU MAY LIKE
訂閱Esquire接收最新男士資訊及禮遇
Sign up FOR ESQUIRE_PAPER NOW!!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