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無處不在的自在 馮德倫

- 1 May 2023
跟馮德倫的訪談從工作說到生活,隨著他的笑聲,感受著他散發出來的隨意自在氛圍。問這位人人心中的靚仔甚至大家都說愈來愈有型的他,他心目中怎樣才是有型的男士,他說:「哈哈,我知道怎樣是不太有型,卻不能定義怎樣算有型。性格上如果不妥協堅持去做一件事,時間證明到貫徹始終,我不知道這是否算是有型,但最少可以得到別人尊重,因為長時間保持了自己特色而沒有隨波逐流;隨波逐流的,就一定無型。」

鎂光燈前
鏡頭前的馮德倫,就在攝影棚的場景當中跟隨著攝影師的指示擺著不同的姿態,場景變換之中,他也隨著攝錄師一連串指示走位拍攝短片,過程流暢,氣氛非常輕鬆,儘管他話不多,但依然感受到他時刻親切,因此在某個轉燈光的空檔,有工作人員問起他曬得一身好看的古銅膚色,他笑著回答:「因為剛剛完成了一套電影的拍攝。」
關於這一部他剛剛完成拍攝工作的電影,他先賣個關子,喜歡他的粉絲需要密切留意稍後更多的消息。問起他本年度的新企劃,他說:「有些幕後工作在準備中,在籌備著劇集及電影,因疫情關係,手上很多計畫都延遲了,而這些延遲又導致很多演員的拍攝檔期需要再一次重新安排。今年應該會比較忙,畢竟疫情後很多事情開始復常,大家又再可以四處飛,方便周圍工作。」

鏡頭之後
說到馮德倫的幕後工作,自2004年的電影作品《大佬愛美麗》開始,至今原來不經不覺已經十八年,而他與好友吳彥祖(Daniel)合作開設製作公司也已經歷了十年的時光。去年兩人就推出了一個有趣的企劃,就是《吳彥祖的速度之旅》紀錄片短視頻作品,紀錄Daniel因疫情未能返港而對賽車重拾興趣兼成為職業賽車手這事情。「《吳彥祖的速度之旅》中我參與的並不多,主要幫他尋找資金去做這件事,也幫忙他看片,畢竟拍紀錄片有紀錄片的手法,他在那邊拍攝,導演又很有經驗,所以我參與不多。」
至於他最喜歡作品,是跟Daniel合作拍攝的《荒原》。「當時正值美劇剛興起,不是太多人去做這件事,那是我們第一次拍攝美劇作品,身兼監製及導演兩個崗位,整個計畫我們由零開始,故事也是我們創作的。所以,雖然之後也有幫Netflix拍攝《五行刺客》,但這個是已經有劇本而由我們去拍攝,還是數《荒原》帶來的滿足感最大。」他頓一頓補充說:「2012年,我們拍攝《太極》,正值內地電影市場起飛,除了動作元素,還可以加入很多我喜歡的東西進去,比如steampunk的元素,坦白說可以創新的事情我都比較喜歡。說到喜歡,我喜歡的類型是動態的,不論這個動態是關於武術還是舞蹈,甚至抑或賽車,同時也喜歡黑色幽默,所以如果有看我第一部長片《大佬愛美麗》,也會發現有黑色幽默在其中,從小就喜歡這類型的電影,比如周星馳的電影我很喜歡《國產零零漆》,電影裡很多黑色幽默。」

悠然淡定
因為幕後工作經常面對突發的問題,也練就了對困難先處之泰然再冷靜解決的特質。「每一次的工作都困難!在導演崗位上,最順利一次要數電影《大佬愛美麗》及《精武家庭》了,大概因為兩部電影都在香港拍攝,而且出演的演員又是自己的朋友。之後,電影《跳出去》及《太極》在內地拍攝,跟團隊不算熟悉,始終沒法跟上面提及的兩套作品比較。又如執導電影《跳出去》的時候,遇上陳冠希事件,最後我們需要重拍,這個也是當時遇到的最大困難了!再數下去,還有拍攝電影《太極》,最初計畫為一集,但預算實在不能用一集來運作,唯有一分為二,《太極1:從零開始》及《太極2:英雄崛起》,過程中就要將原本的一集改動設計一些來讓上下兩集成立,不管在創作上及製作上都很辛苦。當時在北京門頭溝拍了七個月,整個作品最後由籌備到拍攝、間接、宣傳、上映,用了兩年時間。在外國拍攝《荒原》也有其他困難,所以,幕後工作上真的沒有容易的事情。」

很多困難就在拍攝的不同過程中出現,「電影也好,電視劇集也好,拍攝時期都會遇到各種突發狀況,就算拍好了,也可能在審批過程時出現狀況,總之在不同過程中能夠說得出的問題都可以出現,超支的問題、演員度期問題、天氣問題,問題天天都有可能發生,不會完全簡單順利的。」他微笑的說:「習慣了就明白遇到問題及解決問題是工作中的一部分,工作就是要去處理問題。每一次都是差不多的問題,很快就接受這是工作的一部分。當心裡知道隨時都有狀況及要解答一些問題的時候,自然要隨機應變。」

隨遇而安
由工作的話題,我們慢慢聊到了生活的點滴,經歷了疫情這幾年,大家對健康都有了新的體會,甚至養成新的習慣。面對經常保持很好身形的馮德倫,好奇問起他的運動及飲食習慣。他笑起來說:「我不是刻意不喝酒或恆常運動來保持身形的,也不是因為身體問題而不能喝酒,只是身邊朋友及老闆喝的都可能好貴,我覺得如果不懂得的話,好像很浪費。說真的,很多醫生反而說喝少少酒是健康的。至於運動,自小就好動,喜歡打籃球。疫情時不能出外就打電動的運動遊戲,都有用的,蠻辛苦的(笑)。以前動作戲也有進行體能訓練,也會練boxing及武術。但打籃球很難約齊腳,不是經常可以打,很多時只能自己射籃。在香港也經常去行山,有時一週行山幾次,有些山徑部分的路線可以跑,有些路線可以行。比如麥理浩徑有些部分路線都有行過,當然就未試過整條山徑全走了。就算跑山也不是太激烈的那種,而是有樹根的山徑路上輕鬆跑動而已,累了就停也沒有意圖要跑出怎樣的時間及成績的。不過行山就真的需要留意路線對鞋的要求,更需要識路的人帶領,因為很多時候只要有偏差原本的路線,山徑狀況很不一樣,比如明明是輕鬆行的山徑卻變成了要攀爬,是非常危險的。」

他繼續分享飲食習慣:「如果拍攝需要,不想自己out of shape,可能會避免食太多澱粉質,也會避免任何零食,主要以肉類及蔬菜為主;on diet也是這樣簡單的。一般每次經歷聖誕元旦及農曆新年後,也就是每年三月左右都需要實行多運動及簡單diet,讓自己回復適當的體重就行,我不是要減磅的人。除非有演出需要我為了角色而特別去鍛鍊一身肌肉,或想留個紀念自己曾經做過鍛鍊,練到好似當時張家輝那樣(註:為拍攝電影《激戰》)。如果鍛鍊中突然有一個月需要演出工作而停止健身,那之前練好的就白費了,這樣實在太辛苦,如非必要真的不會瘋狂健身。」

貓奴生活趣事
如果有留意馮德倫的社交媒體,一定都會被他養的兩隻金吉拉貓咪Maymay boy及Maymay girl所吸引,而且也會看到他跟貓咪的互動及他觀看貓咪那充滿愛的角度而會心微笑。笑著問他可否分享作為貓奴的體會,他大笑起來。「兩隻金吉拉貓分別是灰白色及金黃色,約九至十歲。近年希望可以多些留在香港的原因中,除了想多靠近家人外,也希望可以多點時間陪貓,畢竟牠們的年紀也不小了,而且其中一隻貓有哮喘。」

如果要離家一些日子,他也會通知貓咪一聲的,「不知道貓們是否聽得明白,但如果要離家出差的話,都會跟牠們說。不過,如果離家太久牠們也會不高興,因此而曾經試過故意在床上大便以示不滿,提醒我要回家。牠們真的很有趣!以前貓們都會頑皮扭計亂便溺來發脾氣,我都會立即鬧牠們,認為牠們是頑皮;現在,牠們年紀大,開始不會鬧了,反而會擔心不知道牠們是否透過這種反常行為來告訴我們牠們身體有地方不舒服。以前養過很多貓咪,我養的第一隻貓是我剛出來工作的時候,大概廿三歲左右,養的是英國短毛貓。後來,在美國工作,在那邊領養過一隻緬因貓咪,回港時也帶了牠回來。那些年經常在外工作,也沒有家傭幫忙,有時回想起來覺得貓咪可能很悶。不過都過去了,後來都希望多時間陪伴貓咪。近來轉天氣,貓咪開始咳,所以要多留意牠的狀況。」
styling by EDWARD CHUNG
hair by SEV TSANG(HAIR CULTURE)
makeup by HETTY
wardrobe by GIORGIO ARMA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