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鄭伊健 他總是那麼「鄭伊健」
經剪裁給予的印象,在反覆的文字話語圖像建構下,根深而柢固。然而不過媒體的選擇與介入,無損自我內涵若何。鄭伊健懂的,你心目中的他也許是個大孩子,也許是某個江湖大哥,他總是如一,按著自己步調、依著自己所相信的路在走,不徐而不疾。

吹風機讓他那衣領翻飛,算短的長髮飄逸舞動。我笑說他形象總是如一。「我也有試過短髮,你都沒留意,不過別人總是不喜歡,電影、廣告那些工作又要我留回長頭髮。」人們容易為某一特定印象統御觀感,爭取的是熟悉感,也是為了共有記憶覓取認同,伊健給我們的印象,又何止「長髮」?
唱片機播著老歌,我坐到伊健旁邊,他一臉精神奕奕的對著我,看不出他其實患了感冒,身體不好受。早半年的時候他在西澳洲工作時,因為本身感冒,卻要拍攝下水的片段,連續幾天下來,身體打敗仗,輾轉多時不見痊癒。

抱恙多時,但工作沒有停下,電影、演唱會等讓他的行程每天豐富得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最近忙著新片《iGirl》的宣傳,新年前也幾乎沒有休息時間。
我跟伊健說,公眾對於他的評價其實相當不公平,因為提起他的名字,不少人首先想起的就是他貪玩的性格,把他說成只喜歡玩,對工作都不著緊那樣子。但其實我所認識的鄭伊健,他的辛勤不輸任何一位專業藝人。80年代出道以來,他每一年交出的音樂與電影作品數量絕不算少,單是電影,直至2015年他還保持平均每年三部電影的產量,腳步從沒慢下來。

不過印象
「公眾很喜歡給不同的人標籤某種性格,也許這樣才能幫助到藝人在人們中留下深刻印象,像是說起好努力的藝人,你會想起劉德華;而說到喜歡玩、大細路,就想起我,其實這樣也不是件壞事。」
伊健穩穩的答,配一個陽光的微笑:「如果你要我評價自己,我或者不算是真的好貪玩,只不過我比較honest,我不喜歡掩飾自己的性格,大家看到的我就是最真實的我。初初人們覺得我貪玩,可能是因為我會帶電腦遊戲到片場,在等待的時候打電子遊戲。而我從來都覺得工作就是生活,我喜歡那些工作的地方,會在那裡留好長時間,也因此想把那地方變成遊樂場。」

「不同的人對於工作或是生活有不同的見解,有些人著重結果,而我則比較重視過程。我享受的,是工作時的各種不同嘗試。」對他來說,那本身就是遊戲。雖說他不看重結果,但如果你細數他的成就,我用上一堆數字給你參考你卻可能對他改觀。《古惑仔》系列本地票房近億,《風雲》創下四千萬佳績,而他所演過過千萬票房的電影超過20部。

更多的未來
「我還會繼續做的,只要自己一日未埋單,都有機會。」伊健停住了我數著的手指,即使過去的成績如何,他並沒有興趣一直往後看。像是帶給他大紅大紫的《古惑仔》,今天對他來說,除了回憶,就是凝聚當年一班好兄弟的標記。

去年開始的《歲月友情演唱會》,更是從中轉化而出,而且這演唱會還有另一個更深層的意義:「我很幸運演藝生涯中能有讓人牢牢記住的一個章節,而我也希望藉此,去讓廣東歌可以繼續發光。我是唱廣東歌出身的,因此我希望可以留守這個獨特的位置,那個演唱會會在國內巡迴演出,而我也會在這些演唱會中繼續唱屬於我們的廣東歌。」

說伊健只會玩,那只是一種錯覺,一份無知。我所認識的他,其實是個認真工作,也有自己想法的男人。至於他如何評價自己?
「我頂多只是個合格的男人吧。」伊健帶點謙虛的說,一如我所認識:「男人最重要的條件無非責任感,當你有愈大影響力,就有更大責任。我直到今天還在學習去控制自己的脾氣,在這個人口如此稠密的城市裡,有太多理由會構成人與人之間的衝突,我希望自己可以是一個有態度,但情緒不易波動的人。」

說男人
所謂合格的男人,也是一種相對,要從和女性相處的關係中體現出來。新電影《iGirl》裡講的是他和機械女朋友的故事,現實中不知甚麼時候我們才可以找到那位完美的「she」,但身邊那一位早已在旁,所謂完美,是以甚麼形式存在?
「要求伴侶變成完美是個不正確的想法,兩個人在一起,你應該要為對方創造一個條件,讓她可以做回自己。一位真正理想的完美伴侶,是她應該有自己的空間、自己的個性。當然兩人剛一起時,總會有些瑕疵會被掩飾起來,但如果一味堅持要改變對方,那只是單純的佔有,而不是兩人共同享有的生命。」
我以微笑回應,看著眼前的他,彷彿時間又回到當初,陽光照下來那位燦爛男兒。

訂閱1年12期Esquire雜誌可享7折優惠,並獲贈訂閱禮品一份。
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