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HH 2018】RICHARD MILLE為承受撞擊而設計的陀飛輪錶!
RICHARD MILLE以前都明富豪名人的玩意,但近年來連潘瑋柏、小豬等等都戴在手上,令一般大眾更了解RICHARD MILLE這超高級的腕錶品牌。但是RICHARD MILLE的手錶不只是為貴而貴,卻是用上大量心血,令腕錶在設計以至物料上都與別不同!

今年度SIHH 2018之上,RICHARD MILLE就讓我們非常集中地,就看兩枚錶,一枚女裝腕錶暫且按下不說,讓我們的焦點回到男裝錶吧!我眼前這一枚是RM 53-01 PABLO MAC DONOUGH陀飛輪腕錶,是因馬球選手Pablo Mac Donough而生的腕錶,因為馬球實在是一個危險的運動,激烈碰撞是常有的事,而在賽事之中,他也會配戴手錶,但是馬球的撞擊力太大,一打在錶上,錶面玻璃多更也敵不過這種程度的衝擊。
玻璃一碎就麻煩了,因為玻璃碎走進機芯,特別是如RICHARD MILLE此等精細的機芯,幾乎肯定報銷,就算要維修也所費不菲,就算機芯多防震也沒意思!

另一方面,由於這是一枚陀飛輪腕錶,而且更是一枚高達700萬港元的腕錶,買得起一個500呎單位了!所以除了要顧住玻璃不碎之外,機芯也要有最大程度的防撞防震,才可以不致損壞。

所以RICHARD MILLE又從另一種設計得到靈感,吊橋正是利用鋼索的彈性,令橘面就算在強風的震動中,仍然可以保持穩定,所以RICHARD MILLE利用懸索式機芯作為對策,由兩種獨立的底板結構組成。第一個底板,是固定於錶殼,用於支撐張力系統的外緣基板。第二個底板,被稱為中央基板,它通過鋼索與外緣基板相連,將構成機芯和上鍊機制的齒輪結合起來,中央基板被安放在直徑僅為0.27 mm的兩根編織鋼索上。

這些鋼索由四個 張緊輪固定,卻能經由10個滑輪自由滑動穿梭,通過讓張力均勻分佈,來保證了整個機制的完美平 衡,同時確保齒輪系統流暢地運行,並可提供最佳的衝擊保護。 RICHARD MILLE將一座吊橋的技術,置入了腕錶之中,如此精巧的設定,難怪定價嚇親人,但放心,一樣有人買,更是大把人排隊買,這些機會未必屬於你,但了解RICHARD MILLE憑甚麼可以賣如此貴,卻是你值得了解的事情。
CHF865,000

以優惠價訂閱一年雜誌,可獲贈精選訂閱禮品。
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