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O錶帶熱潮不死! 告訴你它的歷史與配搭方法!
有人不明白,買ROLEX就是為了它那上佳品質的鋼帶,根本不屑換上NATO?認為跟千多元的「文青」錶沒甚麼分別?唔,或者你未了解甚麼是NATO帶,而且做人要嘗試一下跳出框框,讓腕錶用另一角度提升你的STYLING吧!

NATO帶熱潮正盛,從年青人腕錶Daniel Wellington到Omega一樣有出以NATO錶帶佩搭的腕錶,明明NATO錶帶不過是百多二百元一條,為甚麼大家喜歡配搭到高級腕錶,而且成為熱潮?不如我們先了解一下,NATO錶帶的由來與歷史吧!

想起NATO,你可能以為與北約衛和部隊有關,但非也。實際上, NATO最早更可追溯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基於安全理由,腕錶沒有採用可移除的彈簧桿以固定錶帶,而是採用較為堅固的焊接固定桿,因此錶帶不易破損及丟掉。當然這也意味著錶帶需要一體成形,從而穿過固定桿。

而名字的由來,就是上世紀的70年代的事,NATO錶帶於1973年在British Ministry of Defence Standard (DefStan) 66-15中首次出現,如果軍人需要錶帶的話,就要填寫一份G1098的申請表,又或者叫G10,所以NATO錶帶只不過是其俗稱,實際上G10才是其真正的名稱。

名字雖然隨便,但是其規格卻不隨便,一定是以尼龍製作的20mm闊的灰色(Admiralty Grey)錶帶。另一個特點是錶帶在錶背後有一條環帶,錶帶穿過腕錶後就造成防滑落的設計,同時限制了腕錶移位的問題。另一好處是,就是其中一條彈簧桿,腕錶仍然可以扣著另一邊的彈簧桿,腕錶不輕易滑落,其實好處多多,為你的愛錶隨時多一份保障,更加係一份心意。

在灰色(Admiralty Grey)錶帶出現之後,英軍就開始出現不同顏色和組合的條紋錶帶,但實際上,這已經不算是原初的G10帶了。但是James Bond電影之中,辛康納利戴著Rolex Submariner Ref. 6538再襯上條紋尼龍帶,不少人都稱它作「Bond NATO」,但實際上,它並非真正的NATO,因為你見到它只是單環設計,而非NATO的雙環設計。

訂閱1年12期Esquire雜誌可享7折優惠,並獲贈訂閱禮品一份。
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