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足球】培養子女運動興趣 兒童足球訓練三個必備原則
- 25 Jun 2021
小朋友暑假在即,不少家長都在為孩子安排暑期課外活動。足球會是一個熱門活動,現在足球班成行成市,適合不同能力的小朋友。如果爸爸媽媽們想在閒時和子女進行個人足球訓練,培養他們對做運動的興趣,不妨參考以下三項原則,及實踐的方法,令孩子感受到足球的樂趣。

這裡所提及的兒童足球泛指初小或以下,即由幼稚園至8歲的年齡層。在足球青訓中有個概念,叫草根足球(Grassroot football)。這裡指的草根並非指社經地位較低的階層,而是著重參與先於技術培訓的足球員發展階段,適合任何年齡,對於裝備、場地、經驗要求的門檻很低。所以,即使你是大人,但沒有踼足球的經驗,還是可以接受草根足球的訓練。

回歸正題,當我們訓練初接觸足球的小朋友,應該如何安排訓練呢?傳統的想法會從盤傳控射著手,設置雪糕筒,用腳面盤球走直線走斜線;用掃把腳(腳內側)傳球,不要習慣用腳尖篤波等。這類訓練方法十分專精,對於有一定球感或者本身對足球有興趣的孩子尤其有效,但更好的做法是把相應的球感、體能、基本功練習融入到歡樂活動當中,在遊戲裡發展踼足球所需的體魄、技術甚至態度。

原則一:趣味性
小朋友最喜歡玩,把訓練元素融入遊戲當中方為上策。尤其是那些未發展對的熱愛的孩子們,他們不會明白純操練的意義。一個趣味性的練習遊戲,是應該讓孩子感受成功感,但同時難度會慢慢遞增,提升他們不同範疇的運動能力。留意,這裡所指的是運動能力,不一定要足球專項的能力。

趣味性的實踐:以遊戲訓練轉向跑、觀察力及聽從指示
首先,在一個10米×10米嘅場區內不規則地設置不同顏色的飛碟,包括紅色、綠色、黃色和藍色。小朋友的目標是按照指示把相應顏色的飛碟帶到教練(通常是爸爸)面前,但是教練可用相應顏色的食物發出指示。例如,當教練說出「我要一個蕃茄、一個橙和兩個檸檬。」這樣就代表孩子要找出一個紅色、一個橙色以及兩個黃色的飛碟。由於飛碟是不規則地排列,孩子需要四處觀察找出特定顏色的飛碟,並需要透過急速轉向取得那些飛碟。這樣一來,既訓練小朋友聽從指示,也連結訓練內容和他們對生活的認知。

原則二:參與程度
除了執行教練的指示,給予小朋友充足的參與程度能提高他們的興趣。原理就像英文課之中,與其老師不斷解釋文法句構,倒不如讓學生參與角色扮演,由他們的口中應用相應課堂重點。參與度主要體現在接觸皮球的時間和訓練活動的自由度,意味著小朋友企定定被動地聽教練指示的時間應儘量減少,而訓練活動則應該讓孩子發揮想像力,過程中容許他們探索,用自己的方式完成目標。

參與程度的實踐:訓練球感敏銳度、預判皮球位置、平衡力
利用腳控制皮球是頗為高階的技巧,對於小朋友而言,宜先讓他們熟悉皮球移動的模式,及探索身體和皮球的互動。年幼的孩子可以從抛波接實開始,讓他們預計皮球跌下來的位置及時間,這個階段的抛接以垂直線完成(幼稚園生未必能輕鬆完成垂直抛接皮球)。下一階段可以由教練抛波,小朋友接實,這個練習以抛物線完成。若想增加難度,教練可以丟出「彈地波」鍛鍊孩子預測皮球落地的位置。若孩子有基礎的運動能力,可以嘗試用單腳進行抛接的動作,這樣可以提升小朋友的平衡力。

原則三:安全、安全、安全
很重要,所以說三次。安全主要包括環境安全、休息、及適度的訓練強度。環境安全方面,訓練場區應與龍門框保持一定距離,以免小朋友高速撞向龍門處。休息方面,小朋友在每做15分鐘的劇烈運動,應在陰涼的地方小休數分鐘,補充水份。當然,休息以及訓練時間可以按照孩子的體能狀況有所調整,尤其香港的炎炎夏日隨時令人中暑。而最後就是適度的訓練強度,一些競爭性太強的比賽並不適合過於年幼的小朋友參與,因為這樣可能會增加他們的受傷風險。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進步得更快,與高一個甚至兩個組別的球員一同訓練比賽,小朋友未必能適應當中的衝撞性及比賽節奏。

足球是個不分年齡都能享受的運動,最理想就是小朋友可以在安全有趣的環境當中參與足球活動,培養興趣。無論將來小朋友是否長期接受足球訓練,通過這些簡單的足球訓練原則,可以鍛煉小孩的體魄,讓孩子將來參與哪一項運動,都會有健康的身體作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