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部必看經典運動電影

anton kwan
  • 3 Oct 2017
by Anton Kwan

運動和電影,打從愛迪生發明放映機那刻,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最經典,當然是由1976 年開始,關於拳手Rocky的系列,當時以低成本姿態就奪得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雖則單是荷里活,就出品超過一千部關於運動的作品,但相比那海量的電影數目,這個一千不足掛齒。而現時除了主流的ESPN、BT Sports、BBC等所謂的大機構,只得一些獨立製片商願意冒險投資,部分作品甚至只是被冠上「紀錄片」而非電影的稱號。運動員熱血,拍運動片的人同樣熱血,以下是《Esquire》的推介,規模有大有細,但一樣是運動電影中的經典。

Directed by Ezra Edelman

OJ:MADE IN AMERICA(2016)Directed by Ezra Edelman
「歧視」一直都是讓人關注的議題。由黑奴解放、女權主義、到近年對同性戀、變性人、甚至是精神疾病患者的了解。但對美國政府而言,黑白人的種族議題始終令他們最頭痕。1994 年,美式橄欖球運動員辛普森前妻 Nicole Brown 及好友 Ron Goldman 被殺,洛杉磯警察局將矛頭指向有家庭暴力傾向的辛普森。案件經歷長達九個月的馬拉松式審判,其後發現 DNA 樣本和環境證供不成立,辛普森無罪釋放。

長達七個半鐘的紀錄片《辛普森:美國製造》,重現了被當時美國稱之為「世紀審判」的辛普森謀殺案。電影整合超過 70 個訪問,從中剖析非裔美國人面對警方和司法的不公義情況。這部片獲得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就如導演兼監製Ezra Edelman在致辭時所言,獎項不但屬於案中主角,同時也屬於所有受到警權暴力、種族歧視暴力、司法不公義的受害人。

Directed by Jean-Claude Bragard

KICKING & SCREAMING(1995)Directed by Jean-Claude Bragard
老父親嫌自己個仔不夠男子氣慨,在這種事無大小都要比較、都要贏的環境下長大,令那成了年的兒子透不過氣,決心要對抗家父。兩人皆是波牛,於是各自組織了一支足球隊,想在比賽中贏對方。父子兩人各不相讓的情節夠好笑,經過一連串的激烈競爭,彼此也終於漸漸互相理解,言歸於好。Happy ending不是BBQ,但兩人了解到家庭親情比一切名利榮譽來得更加重要。

Directed by Kevin MacDonald

TOUCHING THE VOID(2003)Directed by Kevin MacDonald
14年前的英國電影,講述Joe Simpson和Nicholas Aaron攀登秘魯山脈卻慘遭山難的驚險事蹟,滿以為登頂成功就完了,但原來回程才正式和死神硬碰。相較同類型的紀錄片,它成功的地方是不單描述這段驚險歷程,更把當時主角所面臨困境的感受和想法,真實的呈現出來。最煎熬的一幕,就是不知同伴是否存活又面對毫無動靜的繩子,主角只好割斷繩索獨自攀出冰洞那決定性的瞬間。

Directed by Asif Kapadia

SENNA(2010)Directed by Asif Kapadia
就算你不是F1 fans,甚至不是一個車迷,你都會被這部紀錄片感動。除非你告訴我你不知道冼拿是誰。八、九十年代的車神,他年少成名,技術超凡,而且一往無前,兵行險著的作風經常惹來爭議。不過他的我行我素,又會向同行和當權者挑戰,令他成為很多賽車迷的偶像。

電影最難得是全程利用當年珍貴的片段,包括賽車場上的分秒必爭、電視訪問的真情對話、樂聚天倫的家庭錄像,和巴西歡迎者萬民空巷的壯觀場面,完全沒有加插任何新拍的片段,只有恰如其份的旁白和配樂。片中的冼拿,沒有傳奇人物的高高在上,而是有血有肉。他雖然名成利就,但眼中永遠藏着憂鬱, 一個年青人離開父母,離開家鄉,其實何等的孤寂。他已經打進歐洲的上流社會,卻從來沒有忘記自已是一個巴西人。

Directed by Ken McGill

AN IMPOSSIBLE JOB(1994)Directed by Ken McGill
香港人鍾意睇英國波,所以「波戲」都盡可能給大家英國點的選擇。以不列顛足球為題材的電影好多:《Goal!》、《When Saturdays Come》,再舊一點cult一點還有《Arsenal Stadium Mystery》,但沒有一套可以同《An Impossble Job》相提並論。跟隨國家隊教練Graham Taylor,渡過他最後的執教時光,看似是笑料百出,其實卻彌漫著深刻的感傷。

Directed by Jørgen Leth

A SUNDAY IN HELL(1977)Directed by Jørgen Leth
對單車比賽有研究的話,不會對五大古典賽之一的Paris–Roubaix(巴黎魯貝公路賽)陌生。因為艱難的石板路段,所以賽事又被稱為Hell of the North或者a Sunday in Hell。這部40年前的丹麥同名作品,紀錄了1976的那場賽事。個人認為精彩片段有三:一)沒有航拍機的年代在直升機上拍攝的那份hardcore;二)sidetrack講De Vlaeminck和 Merckx兩個車手如何爭奪各自的第四次冠軍;三)比賽前影著一個組件師為車隊的準備單車時那個long shot,背景那個大提琴的獨奏配樂,極之震撼。

Directed by James Toback

TYSON(2008)Directed by James Toback
我知Rocky,我知,但如果要看真人自傳電影,非《Tyson》莫屬。這部電影對泰臣本人較作為觀眾的我們可能更有意義。一代拳王最潦倒的時候,導演James Toback找上他,讓他終於迎來事業的第二春。一個美國布魯克林區的黑人細路稱霸拳壇,再由身家四億美元的拳王變成負債千萬的窮鬼,甚至淪為男妓。說穿了,對於黑人運動員或許不是新鮮事,但由泰臣的生涯去演譯,感受不同。

Directed by Kon Ichikawa

TOKYO OLYMPIAD(1965)Directed by Kon Ichikawa
更加多人認識的奧運紀錄片,是由Leni Riefenstahl執導,1903年以柏林奧運會為背景的《Olympia》,但市川崑透過這部戲替世人留下了1964年歷史的記憶和運動的美麗。比賽健兒絕對是奧運片的主角,沒有奧運紀錄片會忽略運動選手的汗水和成就。只是市川崑不想單純強調個人英雄主義,所以電影有不少以大特寫鏡頭觀察他們的手、腳肌肉來展現力與美,那些瞬間爆發和蓄勢待發更易讓人聯想到運動的本質。最喜歡開場拆除舊建築那一幕,當世人歡欣鼓舞地迎接歷史新紀元,他卻選擇以有限篇幅的畫面做憑證,記低消失了的歷史記憶。

Directed by Louise Osmond

DARK HORSE(2015)Directed by Louise Osmond
講起馬的故事,我好不爭氣的即時聯想到馬浚偉。回到正題,電影講述礦村裡一個女酒保說服一班朋友鄰居集資去買一隻純種馬,目的是為了當地一個跑馬賽事,想贏大錢。馬跑贏了,但因不同事件,大家最後卻沒有得到任何物質上的利益。它就是要告訴你,過程往往比結果來得重要。

Directed by Colin Keith Gray and Megan Raney

FREEDOM'S FURY (2006)Directed by Colin Keith Gray and Megan Raney
今時今日做運動打個比賽,相當君子,但以前年代,一個比賽分分鐘是一場生死殺戮。這是一部紀念匈牙利十月事件發生50周年而發行的紀錄片。影片記錄了195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時男子水球決賽中,匈牙利隊與蘇聯隊激烈進行的水中血戰。

Directed by Jeff & Michael Zimbalist

THE TWO ESCOBARS(2010)Directed by Jeff & Michael Zimbalist
單賣熱血的運動片一地都是,真正好看的,是以運動做切入點,去講這個社會發生的事。就如香港電影節都曾上映過的《足球有毒》,絕對是佳作之一。90年代前,哥倫比亞只曾在1962年打入世界盃決賽週,基本上是南美魚腩,在世界足球舞台不佔一席位。但資深球迷想必依然對那年代天才橫溢的哥倫比亞國家足球隊記憶猶新,有一度被喻為比利、馬勒當拿之後「第三個球王」的艾斯派拿、以蠍子式救球和出擊龍門馳名的「狂人」門將希基達、「金毛獅王」華達拉瑪,還有連干、艾斯高巴、華蘭西亞等。

回到正題,何解哥倫比亞隊會突然起飛?電影以1994年世界盃射入烏龍球後被殺的艾斯高巴(Andres Escobar)做主角,和同姓的著名毒梟Pablo Escobar並排敘述,提供了社會性解讀 。根據電影,全盛期的哥倫比亞足球為「毒球」(Narco-soccer),因為國內毒梟發現投資足球是洗黑錢的理想途徑,紛紛成為球會主席,球壇才能負擔一流球星的高薪和引進世界級訓練員。這樣一來,「黃金一代」待遇極好,加上毒梟和政府要員關係密切,才有足球員社會地位向上流的假象。

Directed by Steve James

Hoop Dreams (1994)Directed by Steve James
每個男人都有過籃球夢,六呎差三寸的香港仔做不成球員會感慨,但對不少美國貧窮地區的黑人,籃球是掙扎求存的目標。兩個籃球天份同樣高的黑人少年,性格使然令二人在校隊待遇極不同。電影用了三個鐘播放他們六年的生活,被社會遺棄那個並沒放棄人生,至少依然相信籃球。

登入 Cosmart 投票賺取積分
登入 Cosmart 投票賺取積分
Loading...
YOU MAY LIKE
訂閱Esquire接收最新男士生活資訊
Sign up FOR ESQUIRE_PAPER NOW!!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