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8號出口》看結界現象:都市空間中的迷失與救贖【神秘學院101】

Park Chan
  • 15 Sep 2025
by 吳家強

8號出口》電影大熱,令人想起,在當代都市生活中,我們常常將空間視為一種可控的、理性的存在,地鐵出口總是引領我們返回地面,樓梯永遠通往預期的平台,這種空間邏輯的穩定性,成為現代人心理安全的基石,一旦這種邏輯被顛覆——例如,一條看似熟悉的通道突然變得無限延伸,或是細微的細節開始悄然異變,人們便會墜入一種深刻的迷失與不安之中。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從《8號出口》看結界現象:都市空間中的迷失與救贖【神秘學院101】

何謂「結界」?

這種現象,在日本文化中常被稱為「結界」(けっかい,kekkai),原本指神聖領域與凡俗世界的邊界,但如今已演變為都市心理空間的隱喻。

「結界」最早出現在日本的宗教與靈性傳統中,字面意思是「結」與「界」,指通過特定儀式或符咒在某個空間內劃定一個界限,用以區分神聖與世俗的領域。這種概念在神道教中尤其重要,常用於神社或聖地,標示出凡人與神靈之間的界線,保護神聖空間不受外界干擾或穢氣侵入,例如神道中的結界,在神社周圍,常用繩索或石頭標示結界,表示這是一個與凡世隔離的神聖空間,進入者需進行淨化儀式,以示尊重。還有佛教中的結界,在密宗或禪宗中,結界常指為修行或儀式劃定的精神空間,防止外魔干擾,幫助修行者專注於內在覺悟。

這概念亦從宗教擴展到日本的文學、動漫、遊戲與電影等流行文化中,成為一種大衆熟悉的象徵性隱喻,常用來描述物理或心理上的隔離空間。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從《8號出口》看結界現象:都市空間中的迷失與救贖【神秘學院101】

《8號出口》的誕生

2023年由獨立開發者KOTAKE CREATE製作的遊戲《8號出口》(The Exit 8),以及其2025年上映的改編電影《8號出口》,正是以此為核心,構築了一個令人窒息的心理迷宮,電影忠實還原了遊戲的極簡主義風格,更透過深層的敘事層次,探討了現代人內心的孤獨、壓抑與救贖之路。

從《8號出口》看結界現象:都市空間中的迷失與救贖【神秘學院101】

遊戲《8號出口》以其簡約而極具張力的設計風靡全球,玩家被困在一條地鐵通道中,唯一的規則是「發現異常即回頭」,否則將陷入永無止境的循環,這款遊戲不依賴血腥或跳嚇元素,而是透過重複的空間結構和細微的視覺變化,營造出強烈的心理壓迫感。2025年由導演川村元氣執導、二宮和也主演的同名電影版,將這一概念推向大銀幕,將遊戲的互動性轉化為線性故事,讓觀眾跟隨主角的視角,體驗那種逐漸累積的恐懼。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從《8號出口》看結界現象:都市空間中的迷失與救贖【神秘學院101】

迷失中的覺察與心靈救贖

主角是一位普通的都市上班族,他踏進通往8號出口的路徑,慢慢發現通道無限重複,每次前進,他必須仔細觀察周圍環境,牆上的海報是否變形、消防栓的位置是否偏移、甚至天花板的燈光是否多出一盞,任何「異常」都意味著他必須回頭重來,否則循環將永遠持續。這種「結界」不再是傳統的神社禁地或鄉野迷霧,而是嵌入都市日常的地鐵通道,象徵著現代人精神困境的具象化。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從《8號出口》看結界現象:都市空間中的迷失與救贖【神秘學院101】

《8號出口》的魅力不僅在於其驚悚元素,更在於其深刻的哲學與心理寓意。導演川村元氣在接受訪談時表示,這部電影是對當代社會「異化」現象的反思。在高速發展的都市環境中,人們如機器般重複著日常軌跡,卻忽略了內心的「異常」信號。主角的循環通道,象徵著現代人的精神牢籠:工作壓力、社交孤立、以及對過去創傷的逃避。每次「異常」的發現,都不是簡單的視覺遊戲,而是對自我的拷問,結界成為內心陰影的鏡像,主角不是在逃離物理空間,而是在面對自己的陰影,正如心理學家榮格所言,人類的潛意識中藏有未解決的恐懼與罪疚,只有直視它們,才能打破循環。

從《8號出口》看結界現象:都市空間中的迷失與救贖【神秘學院101】

院長最欣賞的地方,在於主角的「回頭」規則,正是象徵覺察與反省的必要性,在一個充斥資訊爆炸的時代,人們習慣忽略細微變化,好比情緒的波動或是人際關係的隱藏裂痕,導致精神迷失,真正的出口不在外部空間,而在內心的轉折。這一深層意義,讓《8號出口》超越了純粹的驚慄格局,成為一場關於正念與自我療癒的沉思。

我們是否也困在自己的「8號出口」中,重複著無意義的循環,卻忽略了改變的機會?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從《8號出口》看結界現象:都市空間中的迷失與救贖【神秘學院101】

那麼,香港曾經出現過類似結界的事件嗎?相信各位院友一定略有所聞,甚至有經過深入研究。

「西貢丁利華失蹤案」發生在2005年9月11日,當時45歲的反黑組警員丁利華,獨自在西貢麥理浩徑行山攝影,中午約12時,他致電999求助,聲稱迷路,但通話中卻報出一串意義不明的數字(如「3-5-7-9」),語氣充滿驚恐,並多次高呼「救命」。警方動員逾2000人,包括直升機、警犬和民間搜救隊,搜索範圍涵蓋西貢半島東部大蚊山一帶,但至今二十年從未發現任何蹤跡或遺體,事件被譽為「香港最神秘失蹤案」。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從《8號出口》看結界現象:都市空間中的迷失與救贖【神秘學院101】

坊間傳聞丁利華誤入「西貢結界」,一個異度空間,導致他永遠困在平行維度中。搜救過程中,多名遠足者報告類似經歷:指南針失靈、手機訊號消失,甚至感覺時間停滯。這些現象與《8號出口》的「異常規則」相似,丁利華的求助數字被一些人解讀為「靈界符號」,象徵他已跨越現實邊界。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從《8號出口》看結界現象:都市空間中的迷失與救贖【神秘學院101】

「張善鵬事件」發生在相隔11年之後,2016年6月18日,45歲的資深行山人仕張善鵬,在西貢北潭涌獨自行山,預定路線為大枕蓋經大蚊山至蚺蛇尖,他於上午10時出發,但很快失去聯絡,經過83小時的搜索,警方終在鹹田灣附近找到他,他當時清醒,除手腳擦傷並無大礙。

從《8號出口》看結界現象:都市空間中的迷失與救贖【神秘學院101】

張善鵬事後寫下約3500字的求生記錄,描述自己在山中「不斷原地繞圈」,見到熟悉的路標卻永遠回不到起點。他稱看到遠處有人影,但接近時對方瞬間消失;時間感混亂,手機失靈,感覺如困在「無法逃脫的空間」,張善鵬認為自己誤入「異度空間」,事件引起網民熱議,有人視其為科學無法解釋的結界現像。

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曾在生活中迷失,感受到空間重複、時間停滯。那一刻,就是我們的「結界」。真正的出口,不在外部,而在心靈轉折。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Esquire Picks
投票即賺20分換取豐富 Cosmart 獎賞
投票即賺20分換取豐富 Cosmart 獎賞
訂閱Esquire接收最新男士生活資訊
Sign up FOR ESQUIRE_PAPER NOW!!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