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少年時Adolescence|Netflix必看神作!一鏡到底拍攝手法驚艷全球!對13歲殺人犯的深度解析

- 21 Mar 2025
Netflix最新推出的英國迷你劇集《混沌少年時Adolescence》自3月13日上線以來,迅速成為全球影迷熱議的焦點,網上也出現不少影評對此劇讚揚了得。這部四集迷你劇以13歲少年Jamie Miller(Owen Cooper飾)涉嫌謀殺同學為核心,透過獨特的一鏡到底拍攝手法,帶領觀眾深入探索青少年犯罪、家庭崩解與社會輿論的多重面向。憑藉緊張的劇情、出色的演技與創新的拍攝技術,該劇被譽為「2025年不容錯過的驚悚神作」。

《混沌少年時Adolescence》劇情簡介:一個家庭的噩夢
《混沌少年時》講述了13歲的Jamie Miller因涉嫌殺害同校女學生被捕,這一指控不僅震驚了他的家人,也讓周圍的人開始質疑這個看似普通的少年。父親Eddie Miller(Stephen Graham飾)作為「合適成人」陪同Jamie接受警方審訊,卻在過程中發現真相遠比想像複雜。母親Manda(Christine Tremarco飾)、警探Luke Bascombe(Ashley Walters飾)與心理學家Briony Ariston(Erin Doherty飾)各自從不同視角揭開案件背後的秘密。全劇四集分別聚焦逮捕、調查、心理評估與家庭餘波,採用實時推進的敘事方式,讓觀眾彷彿身臨其境,感受每一刻的壓迫與衝突。
《混沌少年時Adolescence》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技術與情感的完美融合
《混沌少年時》最大的亮點之一是其全劇採用一鏡到底(One-Shot)的拍攝手法,每集約45分鐘的內容均以單一連續鏡頭呈現。這種技術此前在導演Philip Barantini執導的電影《餐廳失控夜》(Boiling Point)中已展露鋒芒,而此次在《混沌少年時》中更升級為四集連貫的挑戰。
從Jamie被捕的混亂場面,到警方校園搜查的緊張氣氛,再到心理評估的對話張力,一鏡到底不僅強化了劇情的緊迫感,也讓觀眾無處喘息,與角色一同陷入情感漩渦。

《混沌少年時Adolescence》是來自真人真事嗎?拆解創作背景與靈感來源
《混沌少年時Adolescence》雖然並非基於單一真實事件改編,但其創作靈感卻深深植根於當今社會的現實問題。編劇Jack Thorne在訪談中提到,劇集的靈感來自多宗青少年刀械犯罪案件。他曾看到一宗案件,一名男孩涉嫌用刀刺死女孩,這讓他開始思考:「為甚麼會發生這樣的事?社會出了什麼問題?」
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ONS)的數據,2023-2024年間,83%的青少年兇殺案涉及刀械,反映了問題的嚴重性。

雖然《混沌少年時》並非基於真實事件改編,但其情感與社會議題卻非常真實。編劇強調,劇集的目的是希望引發觀眾對青少年成長環境的反思。他提到:「我們希望觀眾看完後,能夠思考:我們該如何幫助這些年輕人?我們該如何改變這個社會,讓他們有更好的未來?」
此外,劇集還探討了男性憤怒與身份認同的主題。編劇表示,這是他首次以如此深刻的方式反思自己作為男性、父親和伴侶的身份。劇中的主角Jamie Miller並非典型的「壞孩子」,而是一個在青春期迷失方向的普通少年,反映了許多青少年面對社會壓力時的無助。

不只是犯罪懸疑:深刻的社會議題探討
《混沌少年時》並非單純的犯罪懸疑劇,更深入探討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和網絡文化等社會議題。
劇中,Jamie的父母努力想了解孩子,卻發現自己對他的世界一無所知。劇集呈現了兩個世代之間的隔閡,以及在資訊爆炸時代,父母對子女教育的無力感。故事也探討了同儕壓力、網絡欺凌等青少年普遍面臨的問題,引發觀眾對青少年成長環境的反思。劇集也觸及了「男權文化」的影響,Jamie在網路上接觸到PUA(Pick-Up Artist)等錯誤資訊,導致他對女性產生扭曲的認知,最終釀成悲劇。

實力派演員的精湛演繹:打造真實的角色
《混沌少年時》的演員陣容同樣不容小覷。飾演父親Eddie Miller的Stephen Graham,是英國影視界公認的演技派,他將一個父親的困惑、痛苦和掙扎詮釋得淋漓盡致。飾演警探Luke Bascombe的Ashley Walters,以及飾演心理學家Briony Ariston的Erin Doherty,也都有著出色的表現。飾演Jamie的Owen Cooper,雖然年紀輕輕,第一次演劇,卻展現了超越年齡的成熟演技,將一個處於青春期迷茫和困惑的少年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

全球口碑爆棚:《混沌少年時Adolescence》影評與觀眾的一致好評
《混沌少年時》在國外影評網站爛番茄(Rotten Tomatoes)上獲得了100%的好評,被譽為「2025年必看的驚悚神作」。影評人讚揚其「緊張到令人窒息的節奏與深刻的主題」。觀眾也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自己的觀劇感受,表示「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讓人全程屏息」、「演員的演技爆棚」。雖然部分觀眾對開放式的結局感到不滿,但普遍認為這增加了劇集的討論空間。
現在就開始追劇吧:不容錯過的Netflix力作 《混沌少年時Adolescence》預告片段
《混沌少年時》不僅是一部引人入勝的犯罪懸疑劇,更是一部發人深省的社會寫實作品。它讓我們看到了青少年犯罪背後的複雜原因,也讓我們更加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如果你想了解青少年犯罪的真相,如果你想感受一鏡到底的震撼,如果你想思考家庭教育的意義,那麼千萬不要錯過這部Netflix最新迷你劇集《混沌少年時Adolescence》。相信這部劇一定會給你帶來深刻的思考和啟發。

混沌少年時Adolescence深度解析:Jamie的臥室所隱藏的細節,已一開始證明有罪?
(以下劇透注意)
在第一集中,我們看見一群武裝警察衝入Jamnie的臥室,此時的Jamnie一隻手懸在牆紙的裂縫上方,牆紙的裂縫看起來像是刀刃,這一刻彷乎已透露出他就是凶手了。
對於初次觀看的觀眾來說,這一刻不會太深刻,因為這時候還不知道Jamie是犯了甚麼事,不過也不禁不佩服導演對細節的流露。

混沌少年時Adolescence深度解析:經典的第三幕!兒童心理學家Briony為甚麼落淚?
經典的第三幕,主要圍繞Jamie與兒童心理學家Briony的對話,Briony一開始對Jamie照顧有加,更帶備了三文冶與加了綿花糖的朱古力。
隨着與Jamie討論「Manosphere」(男權之圈),Jamie對男性意識形態,可能是基於網上的錯誤認識,或與童年時與父親相處的忽視,令他由一開始的「好孩子」變得愈來愈有攻擊性,這是許多年輕男性在嘗試駕馭男子氣概時經歷的內心掙扎,也是心理學家在與持有這些觀點的人打交道時所面臨的困難,而Briony對Jamie同情心也逐漸減淡。
最後對話結束,Briony落淚反映了她知道Jamie的男性意識形態已經根深蒂固,已經是很難再去改變。

混沌少年時Adolescence深度解析:Emoji背後有甚麼黑暗的意思?
在第二集中,偵探Luke發現自己完全誤解了Katie在Jamie)的 Instagram 個人資料上留下的一系列表情符號,以為它們是調情的。直到他的十幾歲的兒子亞當分析表情符號的用途時,他才意識到這些圖標背後有著更黑暗的含義。
紅色藥丸💊:紅色藥丸就像是「我看到了真相」。這是男性圈子的行動號召。
炸藥💥:爆炸的紅色藥丸,表示某人是非自願獨身者。Incel 是「非自願獨身involuntary celibate」這兩個字的組合。他們是被稱為「男性圈」的網路厭女群體的一個分支。
100💯:是代表了「80/20 規則」,即是80%的女性只會被20%的男性所吸引
愛心表情顏色❤️💜💛🩷🧡:紅色代表愛,紫色代表性慾,黃色代表「我感興趣,你感興趣嗎」,粉色代表「我感興趣,但不是性」,橙色代表「你會沒事的」
豆🫘:用於識別或自我認定為非自願獨身者,根據Metro報道,在 4Chan 和 Reddit 等平台上,更流行用咖啡豆表達貶低女性並強化有害的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