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ksy碎畫瘋傳Social Media!三位以「包裝術」聞名的藝術家

- 15 Oct 2018
若果在街上問Bansky是誰,可能沒有數人知道,但如果問你有沒有看過那幅在蘇富比被碎掉的畫作,十之有九都看過。其實大家對藝術的認識並不多,但到底他們怎樣把藝術「包裝」到大家眼中。以下這三個藝術家你要認識!

Banksy
Banksy是一個匿名的英國塗鴉藝術家,當然他現在最著名的是把自己的畫作《Girl With Balloon》拿到蘇富比拍賣,當以1,000萬港元成交的一剎那,畫作就自行碎了,然後Banksy就在Instagram留言:「The urge to destroy is also a creative urge」,即時在社交媒體瘋傳。

很多評論家認為這是對藝術市場過於離地和消費主義的控訴,但其實Banksy一直的題材集中諷刺資本主義和獨裁政府,因為題材過於敏感,Banksy已經被多個政府通緝。Banksy希望藝術是大眾的,不再像現今般過於小眾化,所以他會在貧民窟、橫街窄巷塗鴉,希望真正走進城市。

他亦試過把畫作請一位老伯伯在紐約中央公園裡擺地攤販賣,每幅只售$450,在7小時內共賣出8幅作品,總收入只有$2,500。到最後,他將公開這些畫作是自己創作的,就是為了評擊藝術品不是只能擺在美術館或拍賣會,街頭也可能出現名畫。

草間彌生
在社交媒體瘋傳的時代,一個藝術家比較容易出名,但在60年代就不是這麼容易了。草間彌生的《Pumpkin: big》曾經來過香港,而且她的東京草間彌生美術館和全世界巡迴展出《無限鏡屋》也吸引了數以百萬計粉絲,到底「波點女王」如何成為最成功和最高銷量的日本女藝術家?


草間彌生因為鐘情於藝術,是戰後第一批到美國發展的日本藝術家。在《點止草間彌生》記錄片提及,因為她是日本人,亦是女性,所以在美國藝術家界經常被邊緣化,她的作品曾經被Andy Warhol、Lucas Samaras等同期藝術家作抄襲並比她引起更大迴響。但她沒有放棄,「自行參加」了第33屆威尼斯雙年展,將1500顆不鏽鋼球放在戶外展場上,以每顆不鏽鋼球2美元的價格售出,諷刺當時的藝術品淪為高價消費品,引起很多藝術界的討論。

她的點、網形成無限的可能性,自稱為「精神病藝術家」,工作室僅隔精神病院兩個街口,但她的藝術品以繪畫、軟雕塑、行動藝術與裝置藝術存在,看着令人擁有不同的幻想。

Alec Monopoly
你有沒有玩過《大富翁》這個遊戲?而Alec Monopoly就是以在各大紐約街頭以「Monopoly Man」作為塗鴉主角以成名,他用這個銀行家諷刺社會的資本主義,卻令他進身富豪行列。

2008年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前主席馬多夫騙取了群眾數百億美元,此事引發Alec Monopoly以銀行家為主題,在2010年開始成名。

他是以諷刺富豪出名,但 Alec Monopoly 的作品幅幅都價值連城,在香港三年前畫展作品定價由 1.25 萬美元(9.7 萬港元)到 3 萬美元(23.2 萬港元)不等,到底他是仇富還是好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