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洛尼亞插畫展移師台北
- 22 Mar 2017
對於話飛就飛的我們,復活節長假不算甚麼,愚人節可能14年前那個來自上天的惡作劇,反而有點入心入肺的感覺。哀傷的話,聽歌之外可以欣賞插畫,然後發現四月還有個兒童節,為仔女物色好的插畫書籍,亦趁機提醒一下自己,保持童心。

童心的門檻
Bologna Illustrators Exhibition自1967年開始在意大利博洛尼亞舉行,被喻為是插畫界的奧斯卡。最優秀的插畫家和全球頂尖出版社聚首一堂,在商言商都是一個雙贏局面,同時亦乎合畫展「尋覓天才畫家的機會」的思想。
參賽類別分為Fiction和Non Fiction兩類,不限國籍資歷、不限制重複入選,比賽又無分名次,變相入選已經代表得獎,同時代表躋身入國際插畫家的行列。自2009年,他們和西班牙Fundación SM合作,創立專為35 歲以下的插畫家新人獎,三萬美元的獎金可以用在書籍出版,變相鼓勵新人。
鄒駿昇《軌跡》
作品《軌跡》最初是為紀念台北建城130週年所創作的公共藝術,拉開繪本摺頁,可以沿著鄒駿昇所鋪陳的舊鐵道,從台北的西邊漫遊到東邊,探尋萬華糖廍、建國啤酒廠,再步入台北機廠,看見百餘年來的城市與產業的結構變遷。
BrunaValls《暑假》
西班牙藝術家 BrunaValls 創作的《暑假》,有點《動物農莊》那種以動物寓言時事的感覺,亦是今次展覽的海報插圖。
Oskar Laurin《字母小偷》
瑞典插畫家Oskar Laurin的《字母小偷》,講述受到語言瘋子的恐怖攻擊,逐字陷入失序的城市。
吳欣芷《無字書》
《無字書》描繪的是現代人的生活孤寂,是關於主角踏上一趟孤寂的旅程,慢慢了解到可以療癒負面情緒的方式,就是打開內心分享。

有一點要開心的,就是今次的50週年巡展來到台北。當然,成功得到授權,可能就是因為從超過三千個參選項目中入圍的77幅作品中,就破紀錄地有七位就是來自台灣。像鄒駿昇的《軌跡》娓娓道來台北機場的發展史,吳欣芷的《無字書》和黃雅玲的《昨天之後》不約而同地以寫意筆觸描繪現代人的生活孤寂。
Bologna Illustrators Exhibition
展期:即日至4月26日
地點:華山1914治文創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