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福音戰士》Netflix再現!回顧 5個有看過也未必知道的冷知識

- 28 Jun 2019
同事話齋《新世紀福音戰士》正在熱播,襯熱寫一寫固然是例行工事,然而考究EVA的哲學文章廿多年來已經太多太深入,而且庵野秀明奉行作者已死的論調,認為每個人都可以透過檢視它來找到自己的答案,太多分析太多解說未免會破壞興緻,所以與其故作深度分析,倒不如從側面寫寫關於《新世紀福音戰士》的二三事,作為新手自然看得樂趣更多。

EVA明朝體背後的故事
《新世紀福音戰士》以神秘主義包裝傳統機械打怪獸的故事固然吸引,但其與傳統動畫迴異的美學概念也於二十多年前帶來極大的震撼,其中於EVA每一話以粗黑明體日文漢字構成的風格至今也是永垂不朽。大概不少資深影迷也順理成章認為這為出於日本人的手筆,但其實這款幾乎與《新世紀福音戰士》劃成等號的「EVA明朝體」是為香港人Francis Chow的出品。「EVA明朝體」的正確名稱是「Matisse-EB」,字體設計師Francis Chow起初於大一設計學院修習字型設計,後來進入了日本字體設計公司Fontworks的香港團隊工作,而他轉職後第一套創作的數碼字體便是Matisse-EB,這套字體後來亦被日本團隊進行日文化的轉換,至於《新世紀福音戰士》監督庵野秀明看中了這款字體也直令這款字型成為了一代經典。

Fly Me To The Moon的眾多版本
如果你是近期因為Netflix才接觸《新世紀福音戰士》的話,那麼〈Fly Me To The Moon〉這首歌對EVA有多重要大概你也不會明瞭。在舊製的電視版中〈Fly Me To The Moon〉往往都會出現在每一集的片尾之中,但由於版權關係在Netflix版本中卻刪去了這首經典的片尾曲。〈Fly Me To The Moon〉原曲名為〈In Other Words〉,這是一首於1954年由Bart Howard十難竹火成的華爾滋舞曲;雖說這首歌在這之前便已是經典,但EVA的幕後配樂主腦大森俊卻於經典上找來一位英法混血歌手Claire重新演繹,由她主唱的版本出現於1-4、16、18及19話當中,至於其他話數則找來高橋洋子、林原惠、宮村優子、三石琴乃、亜矢及亜姬等歌手錄製。值得一提,片頭曲〈残酷な天使のテーゼ〉、OVA劇場版的〈Komm, süsser Tod〉等也是出於大森俊之手。
除了大森俊及鷺巢詩郎主理的經典版音樂之外,《新世紀福音戰士新劇版》系列的音樂亦與宇多田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宇多田光除了是一代平成歌姬之外,其對動漫的喜愛實在是所共知,而她於《新世紀福音戰士新劇場版:序》中便親自擔綱,主唱主題曲〈Beautiful World〉及〈Fly Me To The Moon (In Other Words)-2007 Mix〉,而她於《新世紀福音戰士:Q》中更再次演唱主題曲〈桜流し〉,這是由於她曾經公開提及自己對EVA的喜愛,從而引起製作團隊們的關注。

角色名字的由來
《新世紀福音戰士》中,主角們的名字看似普通,然而那其實都取材自庵野秀明身邊的朋友或不同軍艦的名字。就像主角碇真嗣便是出於庵野透明大學朋友碇義彥及GAINAX同事樋口真嗣,綾波麗的名字則源於日本二戰時期吹雪驅逐艦二型一號艦「綾波」,明日香的全名則借用了日本的航空母艦「蒼龍」(Soryu)及美國航空母艦「蘭利」,至於葛城美里的名字也是來自日本的雲龍級航空母艦三號艦「葛城」。

舊電視版、舊劇場版及新劇場版的分別
很多人傻傻分不清《新世紀福音戰士》這麼多個版本的分別,其實簡單一點說,於1994年啟播(即現在Netflix播放)的26集動畫便是為舊電視版,基本上在這最終集《世界の中心でアイを叫んだけもの》已經圓滿結束。至於舊劇場版則分為1997年上映的《Death & Rebirth》及《The End Of Evangelion》兩部,前者以Deathh篇之名用上電視版24話的片段搭配一些新畫面細數整段歷史並配上Rebirth篇的全新內容製作而成;
而後者則補完了電視版過份哲學解說的部份。至於2009公映的新劇場版則分為四集,除了第一集《新世紀福音戰士:序》以全新製作重塑舊有劇情之外,《新世紀福音戰士:破》及《新世紀福音戰士:Q》已經於舊有的劇情出現分歧,基本上可以將之看成有著同樣角色的一輯全新故事來看,至於預定2020上映的《新世紀福音戰士:||》則是新劇情版的最終回﹐如無意外的話,新劇場版的四集歷經13年而正式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