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丨《智齒》奪最佳電影+女主角、謝賢成最年長最佳男主角、陳木勝憑遺作《怒火》成最佳導演

- 17 Jan 2022
雖然廣東歌已經有不少獎項公布,但香港的娛樂產業仍有不少面向,而港產片正正是默默耕作的地方,今年首個電影界頒獎典禮就繼續由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開始,經過學會達九小時的激烈討論及三輪投票後,終於選出五個獎項及十部推薦電影。

最佳電影:《智齒》
最佳電影獎項最後由鄭保瑞導演的《智齒》與李駿碩導演的《濁水漂流》對決,而最終《智齒》以些微票數獲勝。電影評論學會的評語為:「鄭保瑞極端破格之作,在虛擬製作的年代堅持在地,強調電影物質的本性,根據原著黑白呈現想像的南方都市,也可以是近未來、抽象及傳說中的『香港』」。
筆者亦認為鄭保瑞大膽運用了黑白去表達各人的末日與絕望,再道具與場景設計更顯混沌世界的角力與仇恨,沒有顏色學的暗示,令到演員的情感更加直接傳送到觀眾的眼球下,絕對是今年最佳電影!

最佳女演員:劉雅瑟《智齒》
如果說《智齒》的世界是一個煉獄,那麼女主角劉雅瑟則是走過煉獄後重生的人,但重生並不代表更好,而她正正是更差、陷入了更大的絕望。在劇中,她就是那個矛盾的存在,誰都衝着好而來,所有暴力、侮辱都走過一遍,但最後留下來的也是她,活着比死去更加難受,猶如「智齒」一樣,倒不如早點離開這個世界。

最佳導演:陳木勝《怒火》
陳木勝在2020年8月23日因鼻咽癌去世,而《怒火》則成為了他的遺作,而電影評論學會的評語為:「陳木勝遺作回應時代,敢問在操守流失的制度裏,如何把持已經妥協得體無完膚的正義原則,讓怒火傾瀉街頭,創造香港警匪動作片的視覺新高度。」

最佳編劇:何靜怡、林家棟《殺出個黃昏》、最佳男演員:謝賢《殺出個黃昏》
將這兩個獎項放在一起說,並不是因為筆者懶惰,而是他們兩者非常息息相關。謝賢從影多年後,再一次願意脫下太陽眼鏡演戲,正正是編劇林家棟非常堅持地說服「四哥」而來。電影評論學會的評語為:「洗盡鉛華全然豁出去,謝賢低調演繹不肯寂寂退場的飛刀殺手田立秋,初段自尊受創、犬儒厭世,之後放下身段與未夠秤「靚妹」相依相靠,孤僻獨往中再出發,古怪相處裏忽然回春。謝賢雋永有致的演出火花不絕,沉澱出一道港味甘怡的人情風景。」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的入圍資格:2021年曾在香港戲院作首輪公開售票放映,並於一星期內上映不少於五場,符合候選標準的香港電影共四十八部。最後環繞討論的佳作,主要不離十至十四部。今年推薦電影亦都有10部,包括《怒火》、《手捲煙》、《濁水漂流》、《殺出個黃昏》、《除暴》、《鬼同你住》、《拆彈專家2》、《狂舞派3》、《梅艷芳》、《媽媽的神奇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