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偶然與想像》、《Drive My Car》導演濱口龍介

- 4 May 2023
很喜歡濱口龍介導演執導的《偶然與想像》,電影在柏林電影節得了評審大獎銀熊獎,後來還有一套也是他執導的《Drive My Car》,獲得奧斯卡最佳電影大獎及金球獎最佳電影大獎。導演本人早前來了香港參加亞洲電影大獎並獲憑《Drive My Car》獲得最佳電影。

1請問你最喜歡自己哪一套作品?
沒有特別喜歡哪一套的,主要看心情及情緒,比如昨天是311日本大地震的十二週年,我會想起在福島拍攝的紀錄片(註:《說故事的人》,是一套關於經歷地震災難後的訪談紀錄片),會想起當時受訪的人物,以及當時的情境及情節,並不是說喜歡,只是想起這樣的事情而已。後來拍攝了劇情片《歡樂時光》,戲裡也有拍攝紀錄片當時的元素及得著,也投放在這部電影中,因此不說有沒有哪部最喜歡,而是我沒有不喜歡哪部作品。

2可以將這裡說的心情理解為投射到電影的節奏嗎?
心情跟節奏或多或少是有關聯的,因為所有事情包括拍電影也好,寫劇本也好,都得看我的心情,當下覺得OK的就是OK,當下覺得NG但其實雖然NG也可以是很好的。就是心情,決定了電影的節奏及氣氛。

3如果將節奏這回事放到《Drive My Car》上,原故事來自作家村上春樹著作《沒有女人的男人》中的短篇,作者有著非常濃厚的個人節奏,改編這個故事時你又如何拿捏?
正如你所說村上春樹的作品非常有節奏感,作品文字有著自己的節奏感,電影也有自己的節奏感,所以改編的時候盡量不追求小說的節奏感。最近跟一位很喜歡村上春樹的作家談起,作家就說起村上春樹的節奏來自「逗號」,逗號的運用令小說充滿獨有的音樂性;製作電影時就是逗號帶來音樂感,就如電影情節圍讀時,導演就說出了停頓位及透氣位,甚至用多少氣來說某句對白。

4村上春樹改編作品《東尼瀧谷》是很好看的,但《Drive My Car》用不同的節奏也一樣的成了很吸引的作品。
謝謝你的欣賞。村上春樹是很偉大的作家,要百分百去呈現是沒有可能的,我覺得能夠將核心的部分呈現出來是拍攝電影的其中一個方法。當時我也有跟村上先生聯繫過,他當時跟我說可以隨我心意去做去拍攝,因此就有了現在的作品。聽到作為小說作家粉絲的你也讚賞,我覺得很欣慰。

濱口龍介
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