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事者】黃子華對香港人的意義:我笑我哭都是作用-郭靖言

- 24 Feb 2023
黃子華的《毒舌大狀》香港票房破紀錄過1億,更利害之處,是子華上套電影《飯戲攻心》仍在上映中,至今已收7700幾萬,兩套戲合收1億7千多萬,穩坐香港華語電影票房第一和第三位。

早年總是開宗明義的笑片
子華從影以來,由92年和許冠文合作的《神算》開始,幾乎全部都是笑片。子華在電影存在之目的,都是延續他在棟篤笑的路數,是令大家發笑。就算是96年子華拍的鬼片《七月十三之龍婆》,其實也是笑片。子華親自執導的《一蚊雞保鑣》和《乜代宗師》,當然也是開宗明義的笑片。
但最近兩套令子華票房大躍進,兼演技脫胎換骨的電影《飯戲攻心》和《毒舌大狀》,除笑之外,子華於兩片的演出,不約而同都能令大家熱淚盈眶。兩套戲的導演陳詠燊和吳煒倫,都看到子華做悲情戲的特質,他可令觀眾哄堂大笑之餘,也能令人黯然落淚。

《飯戲攻心》其實是一套悲劇
《飯戲攻心》表面上是一套喜劇,但骨子裏說的是一個家庭步向破裂的故事。所謂三兄弟,查實都不是同一父母,子華演的大哥,歇盡全力去維持一頭家的完整,但都終告失敗,更大打出手,其實是一套悲劇。
「打開門,行出去,行遠啲」、「屋企人喺邊,邊度就係屋企」,與其三兄弟住在一起爭拗不斷,不如就各走各路,各自尋找自己一個天地。
子華早前為《飯戲攻心》宣傳時,每次提到他演大哥的悲情戲份時,他都說怕自己忍不住現場落淚。

令觀眾揪心的《毒舌大狀》
至於《毒舌大狀》根本就是一套傳統法庭劇情片,而不是喜劇,全靠劇力去推進故事,偶爾子華和阿Dee才發揮搞笑伎倆,令繃緊的場面輕鬆一下。
《毒舌大狀》令觀眾感動的場面更多,子華自持聰明連累王丹妮的角色入獄,他內疚不已,片中他和林保怡在球場的一場戲,子華不停自責,他投入的演出,實在令觀眾揪心。最尾子華在法庭的激昂陳詞,「Everything is wrong」,一個鏡頭過的演出,無疑是全片的高潮宣洩位。

笑之外,還有眼淚
子華以往的棟篤笑和電影,可以令大家狂笑;到這兩年連續上映的電影《飯戲攻心》和《毒舌大狀》,除笑外,更令人熱淚盈眶。《毒舌大狀》還令大家相信世界上有公義,刻字由「天冇眼」變「天有眼」,惡人會有惡報,無辜的人會得到清白。

笑和喊,都同樣都是情緒的宣洩,是同一硬幣的兩面。喜劇和悲劇某程度上是同一樣東西,隔著距離去看一個悲劇,就變了喜劇。我被蛋糕扔,對我來說是悲劇,對看的人是喜劇。笑著喊,喊著笑,悉隨尊便。重要是笑過喊過,會令大家都舒服了,好像做完一個心理療程般。
可以笑的話,不會哭。如果不能笑,哭也是好。
黃子華對香港人的意義,就是可以令大家笑,或者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