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港產作家Oscar Lam自資出版史詩英文小說《Letalis》!移英後花4年創18萬字首部曲

- 28 Nov 2022
學生時代隨便寫一點散文短篇不少人都試過,但要當一個真正的作家,又有幾多人能夠堅持下去?當香港人眼中有「錢途」的職業都不外乎醫生律師那兩三種,剛剛踏入18歲的土生土長香港仔林卡(Oscar Lam,Oscar Holtz),卻花了4年時間,寫出了一本厚達560頁,共18萬字數的英文小說,他的未來,是否能從那狹隘的價值與思想之外開花結果?

主修戰爭學及國際關係的他
回想你我17、18歲時候還不過渾渾噩噩,對將來也沒有甚麼打算。但Oscar Lam對自己的前途似乎早有定案:「我從小就喜歡歷史,看的歷史由中國日本的戰國時代,到西方不同文明階段的戰爭史尤其感興趣。現在我在英國讀大學,主修的都是戰爭學及國際關係。」
Oscar修讀的學科,不少學生都是以將來投身軍隊為理想,但Oscar卻有著不一樣的想法:「修讀戰爭學,最大的原因還是希望可以將當中的知識用到寫作上面。這次出版的《Letalis》其實是全系列的第一集,整個系列在想像中是超過十本的規模,而我也有心理準備將會在未來繼續堅持下去。」

港產少年筆下的奇觀世界
可以被歸類為史詩式戰爭小說的《Letalis》以真實世界作參考,描寫平行宇宙式的另一世界,東西兩方陣營發動的世界大戰。這本小說的內容既有恢宏的戰爭場面,也有激昂的英雄戰士技擊搏鬥,英文文法及詞彙之多變與精彩,很難令人想像到那是出自於一個港產少年之手。
「我在書入面用了多達7種不同的語言,並用這些包括德文、俄文在內的語言,再以該國語文的系統創作了一些詞彙,這些就真的頗費心機。」當你以為這位年輕人必定是語言天份好高,Oscar卻又斷然否認:「我的語言能力其實好差的,只不過為了把小說寫好,我認為必須要盡力去學習。」他解釋到包括德文、俄文、日本以至拉丁文,Oscar原來都是以網上資源自學。

做作家?容易嗎?
為了寫作花費如此心血,很多人都會開始疑問,到底他有沒有為了寫作而犧牲其他愛好?
「我的寫作習慣是,只要那天沒有特別地方去的話,每天都起碼寫一兩個小時,當中包括要上學的日子,與及星期六、日。現在的我還只是個學生,要說犧牲了甚麼實在有點誇張,只是我認為開始了寫作,堅持下去就成為了一種責任,而不單止是興趣。」
Oscar說來輕鬆,但幾年間如此努力不懈地堅持地做一件事,絕對不是容易的事。但如此沉迷寫作,家裡又沒有有給予這樣一位少年人壓力?
「家人其實都算是支持我的,他們沒有因為我這個喜好或決定而給予甚麼壓力,對於我未來的職業或是生活,他們也是抱持著一個開放的態度。此外,父親在我整個書本製作過程中提供了不少幫助,沒有他的協助可以說這本書將完全會是另一個樣子。」

對將來輕描淡寫,大家卻別誤會Oscar有那種「唔使憂」的家境。這次自資出版,所牽涉的支出成本完全由Oscar自己負擔,當中所用到的金錢,既有他自幼儲起的利是錢,也包括他在課餘時候打工賺取的收入。而整個由設計、印刷到發行得所花費的金額,花掉了他多年來大半的積蓄。
「如果要計算利益,我一開始就不會做寫作了。」Oscar笑得尷尬,因為他早已有了心理準備,可能到頭來沒幾個人肯掏腰包買他的書。
「其實我在上一本完成的著作就已經有印刷成書的打算,那時候已經和出版商和編輯談到實行階段,但後來幾次編輯內容的過程中,我一直發現自己過往的文筆不夠好,所以最後沒有繼續下去。」Oscar拿起手上的新書,露出一點自信的笑容道:「但今次不一樣,寫這本書的時候我終於肯定自己是有能力講好一個故事,於是再次起了把書本印刷發行的念頭。

英國寫作、香港製造
寫小說很大程度是一個自己與自己奮鬥的過程,但Oscar在完成了文字部分之後,卻開始了團隊合作的階段。而他自己也沒想到的,是雖說創作和印刷在英國進行,但意念創作部分竟然全部都是「香港製造」。封面繪圖、設計排版,與及製作及發行管理的人員全部都是來自香港。
「香港這兩個字對我來說是有非常特殊意義的,我在這個城市出生、長大,這裡的人也很優秀,而且都很努力和可靠,能夠和他們合作,在製作過程給予我非常大的信心。」
從對話中,你可以感受到眼前的Oscar是個相當有想法的人,他一方面帶著接近他年齡的幼嫩熱情,但同時又有著非常富層次的成熟思考力。寫一本18萬字的小說已經難,在沒有任何人支持的條件下自資出版印刷,還要每個細節都做到專業水平,單是誠意已經贏晒,或許這就是我們香港年輕一代所擁有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