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旅行必食推介!4間值得一試的一星米芝蓮餐廳!
- 8 Oct 2019
倫敦米芝蓮餐廳,4間一星,全部親身試過真心編輯推介!不要再話倫敦無啖好食(Roganic大家留在香港食吧)。

Hide(★)
位處倫敦中心地帶Piccadilly Circus,又毗鄰Green Park,地理來說無得輸。餐廳有三層:地下酒吧Hide Below、主打A La Carte的Hide Ground,還有這次去了,只提供tasting menu的Hide Above。走進去,確實會嘩嘩嘩聲,酒吧的木材吧檯和deco靚得過份的private rooms。最吸睛的還是中間以人手雕刻、精工細作的通透螺旋木樓梯,這波浪形扭曲結構,令整個空間有種神秘的古典建築感,用大家的語言去講,就是非常instagrammable。想好好理解,不妨Google一下Yevgeny Chichvarkin這位俄籍富商。

團隊由米芝蓮名廚Ollie Dabbous帶領,支持可持續發展食材,也強調減廢惜食。整晚由Vegetables展序開幕:Flesh&Bone Bread&Broth,蔬菜經過烹煮、醃漬,或就生食;自家製的醃肉、鵝肉,用羽毛和「骨頭」串起讓你去蘸檸檬蛋黃醬,有心思也有趣;餐廳的signature —— Nest Egg,混合了黃油的蛋黃濃稠,質感柔滑,煙燻味之外,隱約帶有淡淡蘑菇味和干草味,另加有黑松露,整體醇厚馥郁。

雅枝竹artichoke,春天三月及秋天九月未開花時採摘,為之最佳,吃的時間剛剛好,伴以橄欖、松子、zahter,食個不停;Cornish lobster,龍蝦新鮮,肉質爽嫩,香氣逼人。重點是,烘烤過程中龍蝦被無花果葉包裹著,不能直接看到其熟度,端上檯卻完全沒有過度烘烤,時間控制得非常好;Sweetbread小牛胸線,bold choice,肉質不會過軟,味道「乾淨」,這是有充足事前準備功夫的證明,又用上檸檬百里香去調和那份濃郁味道,不禁一口接一口。

分享一下,餐廳首席侍酒師Julien除了風趣幽默,更對不同酒有非常深的認識和熱情。當日wine-pairing,除了那支2008年的Ausone令友人笑逐顏開,個人認為他夠膽在兩個亞洲人面前用sake做pairing,絕對是信心和實力的表現。
Hide
地點:85 Piccadilly, Mayfair, London W1J 7NB, United Kingdom
電話:+44 20 3146 8666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五7:30am-1am;星期六9am-1am;星期日9am-11:30pm
地圖:https://bit.ly/2LQVSBL

Ikoyi(★)
西非料理,沒聽錯,一間由倫敦紅到日本,藤原浩都親自拜訪再為其摘文的餐廳。這種打著另類旗號的餐廳,要不殺出一條血路,要不只會慘敗收場。當然,Ikoyi屬於前者,開幕兩年經已勢不可擋。主理人Iré Hassan-Odukale和Jeremy Chan,前者來自尼日利亞一個富庶城區Lagos;後者則有英國、加拿大、香港等多重背景,兩人本身都從事金融業,興趣卻在餐飲,一拍即合,一外一內,有了現時位在Piccadilly Circus周邊的Ikoyi。

任何一個平台裡Ikoyi的相片,都會見到一片弧形的red object。這道signature dish是plantain炸大蕉,好有咬口,上面撒滿了覆盆子鹽,還有蘇格蘭圓帽辣椒製成的沾醬,酸辣灼口卻是絕配。這塊方型叫餅Moin moin,是奈及利亞一種蒸豆餅,用黑眼豆做,Ikoyi以當季的菊芋替代,表面煎得焦脆,堆放上蕪菁葉、脆雞皮與黑松露片,簡單又可口。

主菜有黃瓜,配士多啤梨園果蓉和榛子醬;再來beef rib,用上蘇格蘭Ayrshire的,品質有保證。最有驚喜是Jollof rice,眾所周知,Jollof流行於西非地區,每個國家的Jollof做法略有不同,例如加納就慣常用番茄雞湯來熬煮米飯,再加入辣椒及各種香料。Ikoyi則再twist多一點,煙燻了,再加入蟹肉,和米飯混在一起食,無得輸。
Ikoyi
地點:1 St James's Market, St. James's, London SW1Y 4AH, United Kingdom
電話:+44 20 3583 4660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六12-3pm & 5:30-10:15pm(逢星期日休息)
地圖:https://bit.ly/32X81uy

Sabor(★)
倫敦的西班牙味道,我隨即想到三間。如果喜歡Barrafina,這間由Nieves Barragan夥拍José Etura開的Sabor,也不能錯過。餐廳位在Regent Street攝政街,最簡單就是由Zara Home旁邊的小巷轉入去,就會見到有好幾間餐廳的小花園,當然還有Sabor。

甫進去感覺明亮,沒有Barrafina的局促感。餐廳樓高兩層,有三個menu。 二樓El Asador專門吃燒烤,代表有燒烤食物 —— 西班牙烤乳豬。選用4公斤左右大的小豬,烤乳豬皮薄如紙,侍應生用傳統方式:用陶瓷碟子(不用刀)切分全豬去showcase柔嫩肉質。樓下The bar提供等位時吃的零食菜單。最後不少得吧檯位置The Counter的tapas menu,客人邊食邊看廚師烹飪,始終過癮。

坐低甚麼都想不到,先點杯Rioja Reserva,簡單輕鬆無負擔,實無死。然後跟手止止tapas癮,來兩顆Prawn Croquette,精巧香脆,鮮美軟糯,基本上每台必點。胃口大看menu前可以馬上追加Razor Clams,絕不中伏!

叫侍應介紹,上了這道Chicken Oyster Bocadillo。Chicken Oyster?與蠔無關,是雞的大腿連接身體位置的一塊腰眼肉,每隻雞當然也只有兩小塊,法國廚師比較擅長,法文學名是 sot-l'y-laisse,意思「傻嘅先唔要」。如此矜貴部位配上簡單直接的Bocadillo,過癮,起碼旁邊兩對本地情侶(他們來自Chelsea,算不上「locals」)也跟著我要一模一樣的,就此打開話題,這就是Tapas bar的好玩之處。
Sabor
地點:35-37 Heddon St, Mayfair, London W1B 4BR, United Kingdom
電話:+44 20 3319 8130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六12nn-2:30pm & 5:30-10:30pm;星期日12:30-4pm
地圖:https://bit.ly/2oRa2K4

Leroy(★)
好記得有倫敦媒體曾用「全英國最便宜米芝蓮體驗」去形容餐廳,可能是事實,但這樣未免對Leroy太不公平。華文世界關於它的文章不多,但Leroy在倫敦人中是正宗的紅到爆。如果大家熟倫敦,應該會記得Ellory,那時開業半年未到就摘了米芝蓮一星,主理人Ed Thaw與Jack Lewens卻沒有選擇在高位expand業務,反而關閉餐廳,然後找來大廚Sam Kamienko,為大家帶來更authentic的Leroy。

餐廳位處Shoreditch(再準確點應該是Hackney),外圍除了磚牆,就是那霓虹燈招牌,整體風格就是很raw,不是傳統老正的米芝蓮餐廳格局。喜歡這裡氣氛輕鬆,不用刻意壓低聲量,也不用作狀suit-up,雖然未至於T-shirt踢拖,但簡單button-down oxford shirt、chino,夠做。沒有所謂的signature,要揀一道每次menu上都有的,Steak Tartare On Toast吧。很喜歡Leroy在Instagram上的一句「No tekkers. No random Japanese touch to make it trendy. Just old fashioned bants」,寸到型到。牛肉來自當地Swaledale Foods,非常濃郁。側面配上有(撒後忘了影的)Horseradish的蛋黃醬,辣根味和牛肉配合極佳,無形中也解除了那肉性單調。

食了道Girolles, sweet corm and egg yolk,確實不錯。但還想再食點肉,便點了小牛胸線,當是一試「French bistro plus」的水準。肉也是Swaledale Foods的出品, 配上芹菜、鼠尾草和Lardo(意式豬油膏),是重磅之選,可能已不是春末夏初,不是食過最好的,但也有7/10。最後甜品,點了配上覆盆子和檸檬醬的杏仁蛋糕。從來都not a big fan of almond cake,但Leroy的這塊,我堅拒和友人分享。

好吧,最後還是要講。Leroy每日中午12點到下午2點有set lunch,兩道菜19鎊,三道菜只需22鎊,簡直是痴線。
Leroy
地點:18 Phipp St, Hackney, London EC2A 4NU, United Kingdom
電話:+44 20 7739 4443 營業時間:星期一6pm-12mn; 星二至六12nn-2:30pm & 6pm-12mn(逢星期日休息)
地圖:https://bit.ly/35bPs7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