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凱光專欄】《Joker》真的有那麼好看嗎?

- 11 Oct 2019
我喜歡《 Joker 》,但未至於愛,也感坊間的評價有點過譽,我是 Joaquin Phoenix 鐵粉,對他今次演出只是喜歡及佩服,相比起當年睇《You Were Never Really Here》的那份驚喜,Joker只不過是他其中一部演得準而好的電影,應難以成為經典角色。

《Joker》全片應該只有十分鐘內的動作,浮誇的電腦特技場面更欠奉,兩個多小時就是看一個沒超能力的失敗喜劇演員的潦倒人生,如果是超級英雄fans,會對呢部電影好失望!但作為電影迷,(如果你不是,可跳過這段)特別是被馬田史高西斯電影養大的如我,會有如看史畢堡《Ready Player One》一樣,看到一幕又一幕對經典電影的致敬!

《Joker》導演Todd Philips把對馬田史高西斯兩部早期電影的喜愛,滲進入男主角Arthur Fleck身上,矢志要成為揀篤笑巨星這個悲劇人物,不就是《The King of Comedy》裡面的Rupert Pupkin嗎?

羅拔迪尼路當年正是演此角色的人,在joker中諷刺地演出狂迷男主角的偶像, 清談節目棟篤笑主持Murray Franklin,當年擾繞Jerry Lewis,今次可謂風水輪流轉,被導演幽了一默!而小丑玩「鎗」的戲份,你心裡面一定有響起過「You talking to me……」只是自製的鎗效由「Bang Bang」變成了「Knock Knock」!

雖然導演已表明向馬田史高西斯的《The King of Comedy》及《Taxi Driver》致敬,但個人對「致敬」一詞有所保當,看見電影中的劇本如此不濟,(結局迪尼路挑起小丑怒火,簡直是敗筆,爛尾)這個「致敬」有點「戴頭盔」的感覺,史高西斯早前表示過「超級英雄電影,都只是主題公園節目表演,不是那種透過人與人之間傳達情感與心靈體驗的電影!」,那這部向他作品致敬的電影,縱使不算精彩,但絕對是一部能與觀眾心靈溝通的「電影」!

而如果你不是「超級英雄」或「史高西斯」或「電影迷」,你只是一個普通香港市民,你看「小丑」沒可能沒觸動,戲中主角身陷的境況,被欺凌,被出買,勢孤力弱想反抗,最後勝利可能只是一場幻像!比真實更為真實!

專家說我們腦裡面有種分秘,是用來決定接觸一樣東西前,先行為東西定了一個「味道」,「情緒」,「評級」,而其實這個並不是真相!確實我們最近看甚麼都會對號入座,正如早前我看舞台劇「平常心」,也深深被戲中人為男同權利抗爭而心裡激動憤慨起來,就算看到河馬從鱷魚口中拯救出小鹿的視頻,都可以同香港局勢扯上關係,而最重要的是,這種對號入座,可以助你找到出路嗎?

而當我看見小丑放生侏儒同事,偏偏他的高度無法解鎖開門,到最後終於可以逃出生天,那刻我的眼哭找到了出路,前路還是有希望的!

在這失落的時代,有人選擇化身超級英雄打救世人,有人希冀有超級英雄打救,有人選擇物以類聚,抱頭痛哭,有人選擇棄明投暗,與民為敵……
你選擇了甚麼,就會看到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