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學院030】疑點重重的Titan潛艇災難?

- 31 Jul 2023
2023年6月18日,由OceanGate營運的觀光潛艇Titan,在加拿大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附近的北大西洋失蹤,這艘潛艇當時正載著五名乘客前往參觀鐵達尼號殘骸,下潛至殘骸地點的1小時45分鐘後與外界失去聯繫,並沒在預計時間內浮出水面,經過五天後,美國海岸警衛隊軍官召開記者會,指潛艇內的五人已沒有生還機會,在尋獲潛艇解體碎片後,海洋之門正式發布聲明,確認Titan潛艇上的五人死亡。官方聲稱這是一件意外事故,但事實上真的如此這般嗎?

有關觀光潛艇Titan
OceanGate是一家成立於2009年的美國私人公司,其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是Stockton Rush,他是一位前美國海軍F-15戰機的飛行測試工程師,經營企業同時,也是一位對航空、深潛及太空探索有濃厚興趣的冒險家。
根據OceanGate官網所指,潛艇由碳纖維和鈦合金製成,長約6.7公尺、重10噸432公斤,相當於六輛一般大小的汽車,可輕而易舉潛入達4000公尺深海,潛艇由四枚電動推進器驅動,且配備多台攝影機、燈光、掃描聲納等,用於探測環境,號稱具備史上最大的可視範圍,在深海仍然能提供無與倫比的視野。
由於這次行動靠近大西洋中部,因此依靠Elon Musk的Starlink低軌道衛星群進行海上溝通在事發前的一星期,OceanGate曾在Twitter指出整個任務全靠Starlink提供通訊。

令人難以置信的問題
官方資料強調潛艇的設計和研發是與NASA、波音和華盛頓大學的專家聯手進行,更獲得了美國海軍的認證和支持,更重要的是,潛艇擁有一個專屬的船體健康監測系統(Hull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可以實時監測潛艇的結構完整性和壓力變化,並在發生異常時發出警報和啟動備用系統,以確保潛水器能夠安全返回水面,要登上這架無比先進的交通工具在不同地區深潜探險,每次需繳付25萬美元。
但是,這些看來非常尖端的科技,原來充斥各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問題。
2023年6月18日,潛艇載著五名乘客前往參觀Titanic郵輪的殘骸,這是OceanGate首次提供這項服務,也是潛艇第三次下潛到Titanic郵輪沉船的位置。結果在當日下潛過程中,潛艇突然和母船失去了所有聯繫,並在雷達上完全消失,母船上的人員試圖通過各種方式聯繫他們,但都沒有收到任何回應。於是,母船人員隨即向加拿大海岸防衛隊(Canadian Coast Guard)報告並請求協助。

各種荒謬與各種謊言?
事件發生後成為全球焦點,世界各媒體龍頭的報導焦點,卻是集中放負,消極指出事發範圍尤如半個比利時大小,根本比大海撈針更加渺茫,並率先預告潛艇內氧氣不足,開始死亡倒數,幾乎每小時更新情況走勢,至於如何尋找及拯救,卻幾乎隻字不提,受眾衹知道有飛機及船艦加入搜索巡邏,沒有透露採用其他更高科技的方法,難道打算用低端科技技術去尋找最新科技產物?這是何其荒謬的事情?還是真正的科技尚未到達我們所想像的境界?
在公眾質疑OceanGate沒有任何危機處理行動的同時,美國各媒體界龍頭先後揭露公司海事運營總監David Lochridge早在2018年就曾發表報告,指出潛艇需要通過測試才可以新船下水,因為下潛到達極度深度會有各種無法預測的極端危險問題出現,他強烈建議將潛艇送到其他專業機構進行檢測,然而除了被公司回絕,他亦因違反保密協議而被公司開除及起訴,這報導引起各方面後續跟進,由此至終並未受專業的機制監管,揭露潛艇的設備並非資訊所指那麼先進,更特別聚焦採用電腦配件大廠Logitech的操控手掣,彷彿要向所有受衆灌輸想法,認定了一切只是世界級富豪們的死亡遊戲,感覺他們的世界和生命都是荒謬的,值得注意是現在發聲的David Lochridge,原來又早與OceanGate雙方達成和解,他的登場似乎是為整個事件的發展暖場,很奇怪了吧?

釐清事件為甚麼那麼遲?
緊接的是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質疑OceanGate及其行政總裁Stockton Rush一直聲稱與NASA合作,更在部分宣傳材料使用了NASA的標誌,而NASA迅速回應,一切衹限於維持與民間機構合作的傳統,強調只按照《太空法案》與OceanGate簽訂協議,向潛艇的建造材料、製造工藝等課題提供遙距會議諮詢服務,整個NASA都沒有參與製造及測試,更別說以任何形式批准項目,難道之前媒體和機構都沒有發現嗎?
問題是OceanGate早於2020年2月已高調宣布與NASA合作,並聲稱在Marshall Space Flight Center 太空飛行中心,完成潛艇的開發及製造工序,但由於新冠疫情的爆發,令到計劃因此受阻,為何NASA要等到意外發生,才透過媒體否認?同樣地,波音公司與華盛頓大學也在事發後作出否認,他們都表示,與OceanGate從來不是合作夥伴,也沒有參與設計建造,華盛頓大學也表示沒有參與項目,為什麼偏偏選擇這個時候才釐清事件?難道富豪真的可以隻手遮天到這個地步?

Titan潛艇意外只是一個劇本?
在搜尋兩天仍一無所獲的時候,在6月20日美國軍方公佈收到了海底敲擊聲音,而且每個半小時就會出現一段,又再重新燃起受眾對乘客生還的希望,但奇怪的是聲音並不是由船艦聲納所探測收到,反而是從飛機得來!因此也是沒法確認潛艇的所在位置,難以理解的是,如果這是求救訊號的話,為什麼要準確地每半小時才發出一次?而不是其他時間或是索性不斷敲打?
當大家對聲音來源眾說紛紜的時候,在救援行動超過八十多個小時,確定潛艇已再沒有氧氣之後,美國軍方又立即在6月22日下午1:18分,突然宣布機械人在距離鐵達還號船頭附近500米左右的位置上,找到了五塊潛艇的殘骸,殘骸都有嚴重從外側壓彎的情況,估計連同乘客遭水壓內爆下瞬間壓成碎片。
這時候,新的訊息又再緊接出現,美國軍方潛艇公佈,其實在潛艇下水不久,也就是6月18日當日,就已經在這片海域檢測到一個爆炸的聲音,推測潛艇早已經爆炸解體,這正是潛艇跟母船失聯的原因,而美國空軍所説來自深海每半小時的敲擊聲音,也許和這次事件毫無關係。
總結一切公佈的消息,看起來就似是一個需要不斷修補上文下理的劇本草稿,既剪接混亂又充滿自圓其說的巧合,而這些「創作」大有可能是為了轉移公眾視線,真正的目的又是什麼呢?院長認為真正的關鍵在於五名乘客之中,這次事件極有可能並不是一場意外!

身家合共2000億美元的五位乘客
除了泰坦號潛水器本身的安全性能外,另一個引人關注的問題是它的乘客身份。根據海洋之門公司公佈的名單,泰坦號潛水器上共有五名乘客。
美國人Stockton Rush,海洋之門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最初一直被媒體塑造成領袖及潛艇駕駛者角色,但後來又更正駕駛者另有其人,而這個就是法國人Paul-Henri Nargeolet。
他是前法國海軍的指揮官,最特別的是擁有研究及打撈鐵達尼號殘骸權利的專家,曾帶領探險隊參與鐵達尼號的考察和拍攝35次,成功打撈約5000件相關文物,是經驗非常豐富的海洋探險家,關於他的身份,媒體的報導並不一致,一直將他視作乘客,但在潛艇失踪之後,又重新以駕駛員定義他。
第三位是在英國及探險界無人不識的Hamish Harding,他是一位商業飛行員和冒險家,曾創下包括到外太空旅行等多項飛行紀錄,擁有停留在全球最深海底時間最長,及移動距離最長的健力士世界紀錄,而這次他是付款參加活動。
另外兩名乘客是巴基斯坦人,父親Shahzada Dawood 和兒子Suleman Dawood,是該國最大的農業企業Dawood Hercules Corporation的主席和執行董事。

各位院友相信他們會隨隨便便就登上潛艇,在事前完全沒抱持質疑,以及做足萬全之策嗎?難道沒有準備好危機處理小組?或是伴隨左右的支援及拯救隊伍?請記住這五人的身家整合起來,保守估計達到2000億美元!只要他們願意,他們可以做任何我們已知甚至是聞所未聞的保障。最基本的,例如他們的保險公司會怎樣處理?他們的個人和企業資產繼承或管理,有沒有事前做好更新?誰知道他們銀行的存款現狀?受益人又是誰呢?至於像是Paul-Henri Nargeolet和的Hamish Harding這樣的強者,他們會看不出潛艇問題嗎?對於危機沒有類似第六感的察覺嗎?對院長來說,這個劇本未免太過粗糙了。

不為人知的秘密和陰謀?
我就假設這些乘客也可能隱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和陰謀吧!他們可能不是真正的遊客,而是有著特殊任務或目標,可能是特工或是間諜,利用深潛活動,來執行一些隱秘和危險的行動,例如竊取、破壞、暗殺等。他們可能與一些敵對或競爭的勢力有著聯繫或利益關係,背後是某國政府、組織、企業等。他們可能是這起事故的幕後主使或受害者,或者是兩者兼而有之。
在不同的陰謀論討論區,都集中研究這是否一場謀殺?或是身份轉換的謀略。反對聲音指出,這五人都是自願參加這次深海探險的,看不到沒有任何強迫或威脅的跡象,如果有人想要謀殺他們,亦不會選擇這麼複雜和不確定的方式。
院長最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從來沒有一張五人在登上潛艇前的合照,這樣歷史性的時刻,OceanGate會不打算作為紀錄和宣傳之用嗎?這個所謂前後合共八天的旅程,真是如此這般注重富豪們的私隱嗎?當時有沒有自己的私人保安人員伴隨左右?要是低調進行,幾乎可以令全球只有極少數人知道這次行動,院長沒法子不去推測,其實他們真的有登上潛艇嗎?這不過是一場大騙局?還是他們早已被殺,或是因為某些原因要製造死亡紀錄,改變身份人間蒸發?
除了以上,還有另一個可能性,就是主動或被利用這次事件吸引全世界眼球,務求轉移視線,有指和拜登、馬斯克和朱克伯格等扯上了意想不到的關係!
來到打撈潛艇殘骸的一幕,幾乎是同時公佈在殘骸上找到人體組織,為事件的終章揭開序幕,有質疑聲音問到為何幾乎沒甚麼人道救緩組織出現?或是擁有同等或更先進潛艇的國家願意伸出援手?就連表態慰問也沒有,一個也沒有,彷彿早已有通報大家務必保持沉默。

James Cameron為事件蓋棺論定
這個時候電影《鐵達尼號》的導演James Cameron出場了,這位多次探訪鐵達尼號殘骸,還執導過多部深海紀錄片的權威,拍攝談論事件的短片公佈,表示早已質疑潛艇的設計,作為早在十多年前就成為首個駕駛自己設計和製造的潛水器獨自深潛的人,他無疑具備一錘定音的能力,可以將事件蓋棺論定。他表示整個圈子一直很擔心這潛艇,一些頂尖高手更一直有向 Ocean Gate反映,指他們所做的事情過於實驗性,要載客的話,需要獲得更多認證,但無奈一直得不到回覆。接下來當然把大眾視線扯向鐵達尼號本身,他提到歴史的奇妙之處,事件與1912年鐵達尼號沉沒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同樣是警告沒人理睬,同一地點發生,其中Paul-Henri Nargeolet更是他認識25年的朋友,他幾乎無法接受,表示事故真的很超現實。不過,院長認為多國完全沒有任何聲音才是超現實。
在導演先生和受眾開讀歴史課,更多的巧合相繼出現,首先是Stockton Rush的妻子Wendy Rush,她竟是當年在鐵達尼號上罹難的巨富Straus夫婦第四代後人,據悉這兩位Macy’s百貨的創辦人,堅持將救生艇船位讓給婦女與兒童,最後站在甲板上目送救生艇離去,善舉被傳頌至今,也令媒體和受衆將視線轉移,之前的許多疑問又被置之不理。

接著就是逃過大難的名單,當年有美國通用電氣和美國鋼鐵公司的創始人之一J. Pierpont Morgan,今日就有英國富豪Chris Brown避過一刧,他表示早於2016年在南極旅遊時認識Hamish Harding,決定跟隨他一起乘搭潛艇,更在支付10%訂金後,參觀過尚在研發階段的潛艇,他發現內部結構相當簡單,採用老舊的鷹架當作潛水艦的壓載物令他大吃一驚,更特別強調使用家庭電玩手掣操控潛艦,是他決定退出並要求退款的關鍵,前後呼應了David Lochridge在2018年發表報告中提及的Logitech的操控手掣,為事件增添了更真實的感覺。

擁有全球訂閱人數最多的YouTuber「MrBeast」,也在這時候公開自己曾收到登艇邀請,但提議遭他即時拒絕。他在twitter上發放一張訊息截圖,指出六月初時曾被邀請參加這次深潛之旅,不過,他坦言即使只是幻想進入深海,已感到十分可怕,所以從來沒有這樣的興趣。消息曝光後也讓媒體和受衆相當好奇,推測究竟是誰邀請MrBeast登上潛艇,但他始終不肯透露邀請者的身分。
最後,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都紛紛表態及研究這次事件的各種可能,特別是有關海洋工程學的專家,也異口同聲指出,沒可能找到任何遺體,就連著名的禮儀師 Lauren Eliza也開始在她的社交媒體回答各種有關屍體的問題,例如潛艇在海底爆炸後屍體的狀態會是怎樣,他們是否會感到痛苦等等?這情況告訴院長,一切謎團可能永遠都不會被揭開了。各種強調永遠不會找到遺骸的資訊,在瞬間就擠滿了最具代表性的媒體,加上接連多天的資訊轟炸,受眾來到這天,熱度也迅速退減,就此結束了這次全球關注的事件。

竟和拜登、馬斯克和朱克伯格扯上關係?
當然,這不包括各大在明或在暗的陰謀論論壇,院長綜合各方面推測,普遍都對事件抱持懷疑,有人認為這次事件是某些國家或組織出於政治或經濟利益而故意製造的。潛艇其實是一艘高科技的核動力潛艇,搭載了許多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可以在深海中自由運動和拍攝。而在國際關係中,各國之間的競爭和爭奪一直是不斷存在。因此,事件可能是某些國家或組織為了破壞潛艇的聲譽和技術優勢,或者為了竊取鐵達尼號郵輪上的珍貴文物和資料而故意導致。
另一些人則認為,這次事件背後可能涉及到更深層次的陰謀。他們指出潛艇的失蹤,發生在一個充滿地緣政治緊張和軍事對抗的時期,可能涉及到一些政治和軍事利益的爭奪,事件可能是某些政治勢力或軍事組織,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故意製造的,例如引發戰爭、制造恐怖、掩飾真相等等,但官方卻試圖掩蓋真相,以維護自己的利益和形象。
6月22日美國保守派活動人仕、著名陰謀論者 Jack Poso在 Twitter 率先發布,指美國總統拜登早已知道潛艇爆炸,卻為了轉移兒子法庭案件的焦點而隱瞞內情,之後TikTok視頻中也有許多相關的報導,華爾街日報跟進指美國海軍在週日已發現了潛艦爆炸,整件事都是為了轉移焦點,與部分主流媒體設計出倒數96小時氧氣耗盡的騙局,目的是轉移視線,不聚焦國稅局兩名舉報者在國會作供,指拜登政府施壓掩蓋兒子亨特的稅務犯罪證據的事情經過。

雖然TikTok已標識為不真實誤導或虛假內容,但以上這些消息已獲得接近一千萬人次觀看及數萬次轉發,令美國事實查核網站Politifact也展開調查,並公開指出這個說法是沒有根據的陰謀論。但重點是美國總統是如何比所有人都更早、甚至是第一時間知道了意外?其實美國有一個類似深海監察的部門,具備全球海底監察系統 Sound Surveillance System (SOSUS),這些資料大家在維基百科也可以找到,已經不算是什麼軍事機密,他們第一時間知道內爆並通知了拜登,那麼其他先進大國是否毫不知情?院長認為他們都會知道,問題誰是最快?這事件揭發到,原來美國的水底監察科技已經先進到這樣的地步,所謂沒有約束的公海範圍都只是笑話,相信院友也會明白,馬斯克和朱克伯格的比武新聞,twitter天敵threads橫空出現,也許都是輿論統戰的安排。
無論相信這是真正意外,或認為只是身份轉換事件,都會得到一些人的共情,我們都應該保持警覺,認真思考和探討。